第四百七十九章杭州三豪門(1 / 2)

聽到自己的海船被扣,海船幕後的幾個主人,很快就聚集在了一起,商談解決的辦法。

這些人,聚集在的地方,便是杭州城周家的宅邸裏。周家,乃杭州城錢塘縣的大族,錢塘縣緊挨著杭州城,是杭州城下屬幾個大縣之一。周家根基在錢塘縣,屬於錢塘縣名望大族,而且周家從中原遷來江南已經數百年,勢力根深蒂固。

周家老宅還是在錢塘縣,但在杭州城也有自己的府邸。

周家宅邸,在杭州城城西。從這裏再過兩條街道,出了城門,就到了城外的西湖上了。周家宅邸所在的這片區域,便是杭州城有名的一片“富貴人群”。

這一片的宅邸,有著明顯的江南園林特色。就如周家宅邸一般,占地有十來畝,有假山園林,小橋流水,甚是美哉。

此刻,在杭州府周家宅邸的會客大廳裏,坐著三位人。一位姓魏,來自杭州城治下餘杭縣,也是餘杭縣上的望族大戶。

魏家家裏有著萬頃良田,家族裏也有不少子弟在大周朝做官,可謂是世代官宦家族。最高的一位官員,已經做到了福建路的轉運使;

大周朝的路,就相當於後世的省級單位了。大周朝總共有二十三路,江南地區,就屬於江南路。福建路,顧名思義,差不多就是後世福建省了。魏家最出色的那位子弟,也是魏家家主的親弟弟,就是福建路的轉運使,換句話說,已經是一位省部級的高官了。

還有一位姓鄭,鄭家底蘊沒有魏家這樣雄厚,卻也不差。鄭家是杭州城有名的海商,從數百年開始,就從事海貿活動,算得上是海商家族。

鄭家最大的依仗是自身財富,但經過這些年的努力,鄭家也在大周朝的官場上擠出了一條路子。因為有錢,鄭家數百年來支助和幫扶過很多官員。從一些貧寒子弟才讀書開始就讚助,一直到很多貧寒子弟一躍龍門,入朝為官都沒有斷過。

僅僅表明上知道的,鄭家背後都站在至少二到三位朝廷高官,這些高官,在年輕和初入官場的時候,都是受到鄭家恩惠的。到了這些官員成長起來後,這些年也在關照鄭家。這裏的高官,最少也是三四品了。

除了這些助力之外,從大周朝破除商人子弟不能為官的規矩後,鄭家這些年也在不遺餘力培養自己家族子弟。目前,鄭家裏麵,已經有一位子弟爬到了知府的位置。

所以,鄭家表明看還是海商家族,卻也屬於樹大根深的勢力了。

座位上另外坐著的一個,便是周家人的代表。周家也不用多說,從數百年前遷移到錢塘,就算得上的名門望族。數百年經營,起起落落不少,不但沒有衰落,反而依然興旺,也算得上是官宦世家,樹大根深的存在。

這三家,就是這次五條被市舶司扣船的幕後主家。真正主導海貿的是鄭家,鄭家負責對外航海和貿易,畢竟鄭家常年做海貿。魏家和周家,屬於參與者,負責大周朝境內的貨物收集和販賣,三家相互配合,相互牽扯,糾纏交織在一起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