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候叫一個擋拆,易上前輕輕一掛就轉身到籃下要空接了。
年輕人勇於進取,不是壞事。
謝候隨手拋出手中的皮球,麵前的伊朗球員做不出反應。易跑到最好的位置,跳起來接球暴扣。
“阿聯好扣!”
“謝候這一球給的真巧,你看他不慌不忙,對手愣是反應不過來,這就是大師級別的傳球,合理!”
斯坦科維奇杯首戰對亞洲勁旅伊朗。
亞洲勁旅,這四個字聽著唬人,自從中國隊在奧運會上奪冠,他們已經成為了世界豪強,是可以和各大強隊角逐冠軍的存在。
亞洲這片籃球荒漠,被冠以勁旅二字,其實沒那麼威風。
當然了,伊朗還是有實力的。
年輕的中鋒哈達迪很有特點的,幾年前正是他和伊朗僵屍賈貝爾⑴聯手,將以易和唐鎮東為首的中國國青隊打得抬不起頭來。
⑴我忘了賈貝爾有多高,但我永遠不會忘記他的臂展有多長:247公分。我沒有不心把3打成4,就是247公分。如此賦,為什麼不像哈達迪那麼聲名顯赫?因為明王08年的時候便察覺此人是心腹大患,忘了是哪場比賽,對賈貝爾和哈達迪一頓爆錘。哈達迪沒臉沒皮,被爆就被爆了,賈貝爾從此卻一落千丈。
隻是有內線不太夠。
賈貝爾身體條件像外星人一樣,哈達迪的護筐能力便是標準的核心中鋒。
謝候隻是在外麵投籃,就把伊朗投的要死要活。
三節時間,他通過反擊和外圍投籃,輕鬆砍下26分8籃板4助攻。
中國隊的進攻漫如潮水,將伊朗淹沒,第四節初,領先對手25分,全場結束,伊朗21分慘敗。
有趣的是,比賽剛打完,伊朗隊有許多人找謝候要簽名。
謝候更是在比賽結束時打趣道:“給他們簽名比打比賽累多了。”
斯坦科維奇杯次戰對澳大利亞。
這支澳大利亞隊和十幾年後那支可以排出一套NBA首發的澳大利亞隊是不一樣的。
他們缺乏NBA級別的賦,但每名球員都是本土NFL聯賽的精兵強將。澳洲被稱為蠻荒之鄉,那裏的籃球作風特別硬朗,整場對抗不斷,他們是那種就算輸球也不讓你贏得痛快的類型。
就是謝候這種在NBA的鐵血洪流中證明過自己的人,都在這場比賽裏抽筋了。
下半場,謝候本想繼續打,哈裏斯為了保護他,直接不給上。
澳大利亞咬住了中國隊,全場火藥味不斷,後麵是靠姚眀穩準狠的低位單打和王郅治的外圍三分鎖定了勝局。
由於謝候早早抽筋離場,他的數據不太顯眼,姚治雙塔包辦46分17籃板球,是中國隊獲勝的基礎。
現場球迷對澳大利亞隊的觀感普遍不是很好,都認為這夥人不是來打球的,是來打架的。
謝候反而認為:“多和這樣的球隊交手有助於我們提前適應世界杯的強度。”
聽到他的話,有人要了:“我們的對抗能力不行嗎?”
聞言,坐在謝候身邊的易不合時邑了句:“CBA的對抗確實不校”
“你才打過幾場CBA啊?少多學吧,易同學。”從沒打過CBA的謝候幫易化解了尷尬,並,“CBA的強度如何,我不是很清楚,但我肯定澳大利亞人本土聯賽的對抗強度強過我們。世錦賽在日本舉行,我不指望我們能在那裏得到裁判的優待。”
今晚能贏,姚治組合發揮是關鍵,但裁判的愛國哨沒少幫忙。
謝候希望少點套路,多點真誠。
不是愛國哨不行,如果世錦賽在本土舉行,就算他把對手黑出屎來,謝候也舉雙手雙腳支持。但這會兒不是沒在本土舉行嗎?既然要去客場作戰,就得做好應對客場諸多問題的準備。
熱身賽就是為此而存在的,如果隻是為了讓國家隊贏球,讓球員增長自滿情緒,何必費這功夫,找幾支CUBA校隊打教學賽不是更好施展。
謝候婉轉地點出裁判問題。
不知道是不是他出這句話的緣故,第三場斯杯比賽,中國對德國。
裁判全場不吹哨,冷著臉看他們拚死拚活,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是一副無動於衷的模樣。
斯杯獎金不多也不少,德國人對此是有幾分念想的,能贏自然要盡力去贏。
發現裁判對身體接觸持縱容態度,他們開始發力。
強悍的身體接觸讓那些剛打國家隊,或者年紀輕輕的球員很不適應。
易打得一團糟,才後衛陳薑華別突破了,他連運球過半場都費勁。
那些經受住04雅典奧運會比賽考驗的國家隊老兵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