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二章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1 / 2)

["在傅遙看來,這位馮彬馮老大人在朝為官,比起其他大人最大的優勢並非才高八鬥,也並非廣結善緣,而是因為人家府上人丁興旺,兒子多。

據傅遙所知,這位馮老大人,光嫡子就有五個。

可單人多勢眾也無用,總要一個算一個的頂用才是。

要麼說馮老大人有福氣,旁的兒子不論,單這五個嫡子,就個頂個的拔尖。

其中,嫡長子是天啟十五年的榜眼,三子是天啟十八年的探花,其餘三個兒子也都是兩榜進士。

眼下,兄弟五個皆在朝為官,雖然官階都不算高,但就憑五人的出身與才華,前途必定無可限量。

俗話說的好,朝中有人好辦事,兄弟五個不光朝中有人,宮裏還有人。

倘若兄弟五個人中,有一個先出息了,念及血脈親情和家族興旺,必定會提攜與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

五兄弟人連成一氣,相互幫襯,可比那些在官場上單打獨鬥的人,不知占了多少便宜。

雖然馮氏一族並非有深厚根基的世家大族,但憑府上如今的勢力,獲封伯侯的爵位,也是指日可待。

馮老大人能有五個如此優秀的兒子護航和接班,真是做夢都會笑醒。

而能有這般能幹的娘家,何嚐不是淑妃的福氣。

大約也是因為看鍾馮氏一族,所以皇上才對淑妃格外親厚些。

隻是這種親厚,已經與寵愛無關,說的直白些,這隻不過是一種做給旁人看的拉攏。

因此,盡管淑妃在後宮之中地位超然,但這種顯赫風光與上官婕妤並不同。

皇上寵愛上官婕妤,可以視上官婕妤的目無尊上為女兒家耍小性子,也可以將上官婕妤對其他妃嬪的嫉恨與陷害,當作是深愛他的表現。

隻要上官婕妤不犯什麼出格的大錯,她越鬧皇上就越是寵她。

但淑妃卻鬧不起。

皇上從前究竟有沒有真心寵愛過淑妃,傅遙無從知曉。

但帝王之心,素來涼薄,怎麼可能數十年如一日的隻寵愛一個女人。

寵愛沒了,那些隻虛浮於表麵的所謂敬重,根本經不起大的風浪。

丁點兒震動便會瞬間崩塌。

淑妃可真要感謝她有個好娘家,有個能幹的父親和一群爭氣的兄弟。

再有,淑妃也要慶幸,皇上是個愛才惜才之人,即便淑妃的罪行被揭發出來,皇上大概也不忍心為淑妃之罪株連整個馮家,從而痛失一群德才兼備的臣子。

否則,僅憑些捕風捉影的傳言,也夠淑妃萬劫不複的。

而眼下,若無確鑿的證據,皇上八成會對淑妃毒害李昭儀之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樣看來,用一個宮女的死,麻利的了結這樁案子的結果,還是頗合皇上心意的。

但傅遙覺得,淑妃靠娘家蔭蔽便輕易躲過此劫,對那些因此事無辜喪命的人,實在太不公平了。

不錯,眼下慎刑司是將一個宮女推出來認罪。

此女如今,隻怕已經伏法。

但受此事牽連,並會因此事丟了性命的人,又何止這一個宮女。

依照宮裏處理這種事的傳統,是寧可錯殺一百也絕不放過一個。

被此事牽連抓進慎刑司的那些人,不會有一個好好的從慎刑司出來。

縱使僥幸不死,也會被發配到宮中各處做苦力。

淑妃這心思一歪,足足誤了數十條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