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日與夏侯琛彥及張熒權密謀了要撮合夏侯蔚聞與葉茹素的事情之後,安婉卿便是暫時放下心來。既然有了太子夏侯琛彥的許可幫助,這事情的把握自然是有了十之八九。
但是這君王之事,朝中政治,確實不好左右。雖說夏侯琛彥位尊為太子殿下,但畢竟也不是掌權之人,要是強行插手朝中百官的事宜,恐怕會被當今聖上起了疑心,要是再被夏侯蔚聞插上一手從中撩撥,怕是會引火燒身,捅下大簍子。
這夏侯琛彥也不是什麼徒有太子空名的扶不起的阿鬥,他心中對這其中的道理如明鏡一般,知道自己不能輕舉妄動,必須看準機會,一步一步地來。
剛巧最近徐州大旱,民不聊生,徐州當地的農民近乎顆粒無收,糧食價格暴漲,糧食商賈將價格抬至天價,平民百姓更是遭殃,吃不起糧食,每天路邊都有著饑荒的百姓。官僚卻對民情不管不顧,隻顧自己中飽私囊。一時間徐州上下,一片慘景。徐州幾位清官聯名上書朝廷,想要為平民百姓們討個說法。
可是這天子也不是萬能的,那些貪官之間,官官相護,都是地方之上有著重權的官員,若是強硬手段,恐怕會引起一陣朝中動蕩。此事必須從長計議,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從別處調來糧食,讓徐州城的糧食危機解除,降低糧食價格,才能解救百姓於水火。
可是從別處調動糧食,皇上也是束手無策。為了治理災情,還有大小鄰國的戰爭摩擦,近來國庫空虛,要拿出大批銀兩調動糧草,實為不易。所以,當今聖上也是為了徐州城旱災一事焦頭爛額。
夏侯琛彥看著自己父皇近來脾氣暴躁,與父親議事萬一一時失言,可能責罰嚴重。所以,要想提升葉茹素父親官職之事,恐怕要再等上好一段時間了。
安婉卿與夏侯琛彥結盟,每隔幾日,就會見上一麵,對這些事情自然也是了如指掌。但是這事情不辦成,自己的心中總是不能安定下去。前世自己受的那些苦難折磨,總是在夢中重現。每當她從床榻上驚醒,額頭上汗水涔涔的時候,總是不禁渾身發抖。
安婉卿知道,時間不等人,自己不能坐以待斃。
“太子殿下,徐州城旱災災情解救之事,可有眉目?”
在張熒權房間之中,夏侯琛彥、安婉卿與張熒權三人,繞桌而坐,麵前沏好的茶水散發出清香,在屋內繚繞,使人不禁心神安定下來。
夏侯琛彥定定望向安婉卿。
以他這麼久接觸這妮子的經驗來看,自己最近為父皇分憂朝中政事,疲憊不堪,這妮子不會無事不登三寶殿,提這引人心煩的事情,必然是有了什麼主意。
“有什麼想法,但說無妨。你我是盟友,你的才能和人品,我十分信得過。”夏侯琛彥眉眼之中難得地透出笑意,一雙透著君王貴氣的雙眼攝人心魄。
絲毫不怯懦地與夏侯琛彥對視著,安婉卿的嘴角也露出一絲俏皮的笑容,一展十三歲頑童的天真可愛。但是她身邊坐著的兩位,自然都知道,這丫頭年齡雖小,但絕不是讓人輕視之輩,足夠在心智上能與自己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