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七回 自請 逆行(1 / 3)

沈恒都日日早出晚歸,忙得快要飛起來了,趙穆得多忙,可想而知。

等到了臘八節,沈恒晚間好歹還早些回家,陪季善和沈九林路氏吃了一頓飯,全家人又笑著看沈九林當爺爺的,以魚肉給槿哥兒開了葷——怕槿哥兒被刺卡住了,便隻讓他吃了很小一塊兒肉,主要還是喝湯。

湯裏也除了少量去腥的薑末兒,什麼佐料都沒放,但因魚湯本身就足夠鮮美了,依然讓出生至今,隻吃過奶,“口味單一”的槿哥兒如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喝了一勺又一勺的,直喝得打起嗝兒來,才不喝了。

然後便咧開仍然一顆牙都沒有的小嘴兒,“咯咯咯”笑起來,一邊笑便一邊拍手,可愛得不得了。

看得全家人心都要化了,爭著你抱槿哥兒一會兒,我抱一會兒,說說笑笑的,度過了一個愉快的臘八節。

趙穆卻是連臘八節都沒能回家陪羅晨曦母子三人吃成飯,甚至已好些日子一家人都不曾一起正經吃過一頓飯了。

羅晨曦次日帶六六七七過來串門兒時,便難免帶出了幾分委屈與不滿來,“日日也不知到底在忙什麼,家裏我已經什麼事都不讓他管,不讓他操心了,隻是希望他能偶爾回家一家人吃頓飯,陪兩個孩子一會兒,竟然還是做不到。這樣的相公拿來做什麼,有還不如沒有呢,真是氣死我了!”

季善這些日子偶爾都會因沈恒沒時間陪自己,沒時間分給他們的家而委屈,但槿哥兒還小,比六六七七這會兒正是調皮、又正該好生教養了的年紀省心多了;她還有路氏幫她分擔家裏的事,還有程夫人也時不時會過來替她帶槿哥兒。

羅晨曦卻是凡事都得靠自己,連個分擔的人都沒有,心裏的委屈肯定是她的數倍還要多。

季善因忙笑道:“晨曦你別生氣,妹夫肯定也是想陪你和兩個孩子的,隻不過實在太忙,抽不出時間而已,想來等忙過了這陣子就好了。也是怪我這些日子對你關心不夠,昨兒竟沒想到請你和六六七七過來一起過節,都是我不好,罰我今兒做火鍋給你吃,怎麼樣?”

羅晨曦一擺手,“與善善你不相幹,你自己都這麼忙了;何況你對我們母子關心夠夠的了,昨兒也是請了我們來過節的啊,是我怕宮裏會有臘八粥賜下,怕王府會請了我們回去一起過節,才沒有來的嘛。不過火鍋是可以有的,想到火鍋,我這會兒都沒那麼氣了。”

季善笑道:“那是,沒有什麼是火鍋解決不了的。昨兒你送來那宮裏的臘八粥,也沒什麼特別的啊,我娘一開始還以為宮裏的臘八粥肯定與我們自家的大不一樣,肯定如何如何高大上,沒想到也就那樣兒,好生失望呢,不過還是說夠她回去後吹的了,宮裏的臘八粥呢,全清溪除了他們老兩口兒,還有幾個人吃過的?”

羅晨曦笑起來,“伯母真可樂。宮裏的臘八粥本來就沒什麼特別啊,也就圖一個體麵而已,等到半下午,瞧得王府應當不會派人請我們回去過節了,我本來也想帶了兩個孩子過來的,這不是下雪了呢?我又懶得動,便沒過來。結果便是晚間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過節,就我們娘兒三個冷冷清清的,所以我來的路上都想好了,今晚我們不回去了,不但今晚,接下來幾日都不回去了,也好讓某人嚐一嚐回家後,到處都冷冷清清的滋味兒才是!”

季善一聽她就是在賭氣,“噗嗤”笑道:“我當然巴不得你和六六七七都留下了,這都臘月了,家裏本來就該熱熱鬧鬧的,可就怕某些人刀子嘴豆腐心,嘴上說得再狠,身體卻無比誠實,到了點兒自己就回家去了,留都留不住。”

換來羅晨曦的怒瞪,“那你就等著看我會不會說到做到吧!”

季善見她惱了,不逗她了,正色道:“妹夫肯定是真的太忙了,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他又不會分身術,可不隻能顧此失彼了?我昨兒聽你師兄帶了點兒話頭出來,九邊和各大總兵府怕是都幹著或是幹過黑市販馬的勾當,定國公府和殿下的手也未必幹淨,不把這事兒解決好,殿下不能安睡,妹夫可不也隻能日日勞心勞力了?”

若不然,定國公府和另外幾家七皇子一派的,此番也不會直接就與靖江侯府幾家無聲達成了默契,一起與文官們抗衡了,不就是因為大家手都不幹淨,在利益麵前,就算是敵人,也暫時可以握手言和,一致對外嗎?

也足見這事兒有多嚴重了。

羅晨曦聞言,片刻才嘟著嘴歎道:“道理我都明白,他這般勞心勞力,都是為了往後我們都能有高枕無憂的好日子過,可這心裏還是忍不住不高興……主要還是心痛他太累了。那個什麼吳禦史也真是的,就不能等過了年,再彈劾那個金總兵嗎,弄得這麼多人都心神不寧,惶恐不安的,連年都別想過好!”

頓了頓,“可我又知道,吳禦史也是為國為民,是在盡自己的本職,不該怪他,要怪也該怪那些貪得無厭的人……偏殿下和相公,其實也算間接沾了手,也不敢說他們是無辜的。”

季善聽她越說聲音越小,等她說完了,方低道:“水至清則無魚,殿下和妹夫也是不得已,有句話叫‘貪官奸,清官得比貪官更奸’,雖然這麼形容有些不合適,但道理你應該都明白。殿下和妹夫不先竭盡所能,無所不用其極的讓自己勝出,便是有千般的想法萬般的誌向,也沒法付諸於實際行動,還得成為階下囚,連命都賠上,不是嗎?”

羅晨曦吐了一口氣,“善善,道理我真的都明白,就是心裏太亂了,一點底都沒有,不知道這事兒末了會是個什麼走向。也不知皇上到底怎麼想的,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還是要徹查,好歹給個準信兒啊?就這樣由得文武兩派吵翻天,還真是聖心難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