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宿主,上月氪金值提升625000兩,兌換靈晶數625000枚,目前總氪金值78萬5000。”
“本月收入明細如下:
“琉璃收入兩萬兩。”
“築基丹(兩枚)收入60萬兩。
“補元丹收入990兩。
“酒樓收入1013兩。
“白糖、豬肉、冰激淩訂單3110兩。”
酒樓開業的一個月後,正在自己樓上打坐調息的李白,忽然收到了一條係統消息。
其實係統基本上都會在每個月十五號,自動發一條類似於清單一樣的氪金值增長消息,以便於宿主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氪金值增長情況。
隻不過,以前的時候,清單沒這麼長。
而對於這清單上的收入項目,李白自然不會陌生。
甚至係統給他來消息之前,他心裏便已經有了個粗略的估算。
首先是酒樓望梅居的收入。
得益於那次詩會,望梅居借著他那首“蜀道難”一炮而紅,不止是劍南道內的州府,許多相鄰道府的文人雅士也跟著慕名而來。
再加上美食的助力,基本上每個第一次來到望梅居的客人,都是撐著肚皮回去的。
久而久之,望梅居名聲越來越響。
隻可惜的是,望梅居接待能力有限,一天也就能接待個兩三百人,以至於到了後來想來進樓吃酒都得提前排號預約,可即便如此各路食客熱情依舊不減,絕不輸給後世一些網紅店。
為此,坊間更是出現了一則流傳甚廣的笑談。
笑談曰,有的客人因為排不上號,不得不去到對麵的聚福樓。不過他們去聚福樓並不是為了吃飯,而是為了聞一聞對麵望梅居酒菜的香氣。
聚福樓的掌櫃因為這則笑談,氣得臥床三日不起。
不過也因為接待能力有限的緣故,望梅居拋去成本一天淨收入也就三十兩左右,一月的上限也就一千多兩。
酒樓這種地方的消費力,終究不比青樓那種銷金窟。
這一點李白其實早有預料,畢竟他開這酒樓最大的目的,並不是單純地想靠酒樓發家致富,而是為了推銷他的產品。
而事實上,望梅居也並沒有讓他失望。
一些精明商賈跟店家,在品嚐了望梅居的酒菜跟甜品之後,一下子就察覺到了這其中的關鍵——豬肉、白糖。
於是一個個商賈與店家的訂單分遝而至。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在販賣豬肉跟白糖上賺的錢,淨利潤已經是三千多兩。
要知道,這還是望梅居沒有刻意宣傳,其他商賈跟店家默契地悶聲發大財的情況下,最多再過一個月,這些訂單的數量提升十倍沒有一點問題,往後若是在整個大唐傳開,利潤甚至可能是百倍。
因為看到了豬肉特別是白糖的前景,他跟阿虎十分默契地沒有選擇立刻開第二家酒樓,而是將所有的銀錢投入到了新建製糖、煉油、養豬作坊上。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阿虎便已經分別將這些作坊的規模擴大了三、四倍,不得不說在賺錢這件事情上,阿虎的行動力比李白還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