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曹丕年幼?在宛城的時候,他或許年幼無知,但為何當時他沒有站出來指責你父親,而是等官渡之戰結束,事情過去了很多年,曹丕才會一次又一次的站出來指責你父親,曹丕可不是不懂事的孩子,他是曹操的兒子,遠比別人要懂事的多,如果沒有曹操背後授意,他敢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公然挾恨報複指責你父親嗎?”
張泉細一琢磨,也覺得事情有些蹊蹺,曹丕當年沒有站出來,可事後多年卻敢當著百官朝臣的麵讓父親下不了,事後曹操似乎也沒有處置曹丕。
“或許你覺得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的小事,但對你父親來說,卻是致命的打擊,試想,雖然曹操說過之前的事不予追究,可你的父親未必會心境坦然,當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畢竟曹操最心愛的兒子死在他的手裏,官渡之戰爆發,曹操需要仰仗你父親的力量,可隨著曹操一步步平定北方,實力日益雄厚,你們已經變得可有可無。你父親的一舉一動都得非常小心,生怕曹操會找機會報複。誰能保證曹操不會翻出舊賬?曹操畢竟是曹操,他絕不會親自出手,否認便等於背棄了承諾,會惹天下人恥笑,但他不便做的事情,卻可以讓兒子曹丕代勞。如果沒有曹操的授意,曹丕怎麼敢當著文武百官的麵,那樣斥責羞辱你父親呢,也因此,你父親才更加心神驚懼日夜不安,以至於早早的染病離世。”
“你是說,我父親的死,跟曹公脫不了關係?”
薑維肯定的點點頭,“就算沒有直接的關係,間接的關係也是必然的,曹操最器重的兒子死在你父親的手裏,他的確不會公然報複,可讓他全然當這件事沒有發生過,你覺得可能嗎?而且因為曹昂的死,連曹操的原配丁夫人都不肯原諒他,傷心欲絕,負氣離開了他,加上其他幾個兒子才能智勇不如曹昂,越是這樣,曹操越是耿耿於懷,任由一個殺子仇人在自己麵前不停的出現,曹操能不往心裏去嗎?”
見張泉咬牙低頭,情緒變得非常低落,薑維趁熱打鐵,接著說:“再說了,如果你父親的死跟曹操沒有一點關係,可為何曹操對你也如此冷漠呢?”
“這?”張泉這些年一直在想這件事,父親死了,按說他繼承父親的爵位,即使不能留在曹操身邊,被委以重任,也應該前往鄴城,享受榮華富貴,可他卻被留在了許都,看似出入自由,可這裏冷冷清清,手裏無兵無權,不僅什麼也做不了,還被人經常監視,傻子都明白,曹操並不信任他。
劉循之所以派薑維前來,是因為劉循早就知道,張泉一直懷有怨言,曆史上在後期魏諷謀逆,張泉也有參與。
為了驗證這件事,劉循派人潛入許都一直在偷偷的觀察張泉,事實證明,張泉的確對曹操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