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張遼沉默,龐統上前一步,一針見血的指出:“張將軍,其實你心裏忠的是朝廷,而不是曹操!之所以你為曹操效力,原因很簡單,是因為天子在曹操的手裏,天子在何處,便預示著朝廷在何處,其實你一直固執的認為自己是在為朝廷效力。”
張遼的臉色再度發生了變化,臉色時青時白,仿佛被說中了心事一樣。
龐統繼續說道:“你原本為丁原效力,之後得大將軍何進賞識,為了對付十常侍,何進派你出城募兵,結果等你回來之後,董卓已經霸占了洛陽控製了天子,你便無奈的跟隨了董卓。之後你又追隨呂布,再然後便跟了曹操,何進、董卓、呂布、曹操,你先後換的這四位主公,這其中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這些人的身邊都有天子的影子。”
何進是大將軍,靈帝對何進幾乎言聽計從。
繼而是董卓,董卓控製尚未成年的天子劉協,獨霸朝綱,掌控一切。
之後呂布聯手王允,除掉了董卓,救了劉協,所以那時跟在呂布身邊的張遼,也等於是在替朝廷效力。
最後劉協落到了曹操的手裏,曹操又打敗呂布,招降了張遼。
不論張遼追隨誰,誰的身邊都少不了天子。
所以與其說是張遼追隨何進、董卓、呂布、曹操這些人,不如說他真正追隨的是大漢天子。
張遼陡然一驚,抬起頭來不敢置信的看著龐統,他沒想到,龐統竟然如此慧眼如炬,一針見血的猜中了他的心事。
劉循讚賞的點點頭,“張將軍,我家軍師沒有說錯吧?原則上來說,你和我都一樣,忠心的都是大漢朝廷,不然的話,呂布殞命白門樓,你也不會那麼輕易的被曹操給勸降了。”
之前張遼被孫權生擒,拒不投降,從那個時候開始,劉循就產生了疑問。
呂布喪命白門樓,是被曹操給害死的,而且呂布和曹操先後打了那麼多次的硬仗惡仗,按說兩家的關係可謂仇深似海,可同樣是被抓,同樣得到曹操的賞識,高順寧死不降,但是張遼卻很痛快的投奔到曹操的帳下。
投靠曹操,張遼異常果斷,但是麵對孫權的再三勸降,他卻態度剛硬,誓死不降。
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最後還是龐統見解高人一等,他告訴劉循,張遼之所以那麼幹脆的投降曹操,這其中起關鍵作用的並不一定是曹操,還有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大人物,那就是許都的天子劉協。
曹操挾天子號令四方,掌控天下,對很多人來說,天子在哪裏,哪裏便代表朝廷,所以曹操掌控天子,在政治上占據無可比擬的威望,像張遼這樣的人紛紛來投絕不在少數。
即使是為曹操效力,這些人心裏也覺得自己是在為漢室出力,哪怕曹操做的有不對的地方,他們也沒有辦法。
孔融、張遼、楊彪、關羽、都是這樣的人。
劉循仰天朗聲一陣大笑,“文遠,你能和關羽成為至交好友,這絕可不是機緣湊巧,歸根結底,是因為你二人心裏都對天子念念不忘,忠心的都是大漢朝廷,隻不過,曹操把天子操控在自己手中,讓你不得不聽命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