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明強盛(2 / 2)

這樣一想,楚七不由昂頭挺胸,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再也沒有什麼洋大人了。

根據楚七的記憶,內城保留了崇禎時代的建築,而外城是融合了古代風格和蒸汽風格的市坊和民居,內城清淨,而外城繁華熱鬧。

在南城的廣場,這裏聚集了大量的大明百姓,到處張燈結彩,極其熱鬧。

有人叫道:“科舉放榜了!”

下方無數人頭晃動,都想要看清楚台上功名榜的名單。

柔兒道:“是了,柔兒忘記今日乃是崇禎曆4年秋闈放榜之時,無怪乎如此多人聚集於此。”

科舉?這個世界的大明帝國開啟了蒸汽文明,科舉製還存在嗎?

八股取士可不是一個好東西,過於注重四書五經而忽視了自然科學。古代不缺少對數學等自然科學感興趣的人,可惜他們並不會受到重用。

楚七對百聞不如一見的科舉充滿了興趣:“柔兒,我們過去看看。”

足足有幾千人擁擠成一團,很多都是年輕士子,顯然他們對自己的功名前程很是看重。

看來不管是什麼樣的世界,讀書人都是這般。

楚七並沒有經過科舉,所以他對科舉的流程並不知道許多。

錦衣衛作為暗中保護帝國的軍事機構,有著自己的考核方式。

而科舉,則是進入六部、三法司、欽監、太仆寺等文職機構的主要途徑。

人群中有一個男子叫道:“中了,我中了!”

眾人問道:“你中了甚?”

男子喜道:“二甲!”

眾人不住恭賀,又投以羨慕和妒忌的目光:“恭喜公子,從此前程似錦!”

中了二甲的男子洋洋得意,昂頭挺胸地接受眾人的追捧。

現在的他炙手可熱。

楚七看在眼中,並不羨慕。

他現在已經是錦衣衛千戶,年紀輕輕的正五品官員,比起什麼狀元郎強多了。

楚七驚奇的是,這個大明帝國的科舉似乎有點不大一樣啊。

楚七與柔兒順著人群走到台上,他可以看到台上的功名榜從前到後一共有500個名字,夠出現在功名榜上的人名估計都是大明帝國的人中龍鳳。

功名榜又分為一甲、二甲、三甲,其中一甲人,二甲47人,三甲450人。

一甲三人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

二甲不過47人,僅次於一甲三人,怪不得剛才的男子在得知自己中了二甲之後如此高調。

功名榜旁邊還有身穿國子監官服的官員在報唱功名榜上的名單:“本年秋闈狀元張芷兒,九科全甲,合計6分;榜眼徐玠,八科全甲,一科丁,合計分;探花嚴世雄,六科全甲,一科乙、一科丙,合計9分……”

張芷兒?這是一個女子的名字吧?

我大明允許女子科舉了?

楚七看到功名榜上的名字,紅字黑字楷體寫著張芷兒三個字,不像是男子之名。

旁邊柔兒道:“這是我們大明允許女子參加科舉以來的第7個女狀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