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主戰派的議員叫囂道:“首相閣下,組建第二次反明同盟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提議加派前往遠東的軍隊,將遠東的本土兵力從5萬人增派到10萬人,同時督促各國同樣往遠東加派軍隊!”
帕麥斯頓示意主戰派安靜:“從我們本土調遣人員前去遠東距離太遠,我建議在印度半島訓練更多的土邦兵,當爆發戰爭的時候將他們運往遠東。印度半島的人力豐富,數量是東洋幕府的幾倍,隻要充分利用其人口,足以應對遠東局勢。”
有議員舉手提出了質疑:“印度土邦是我們的殖民地,土邦兵的意誌不如我們日不落帝國本土的士兵,忠誠度也值得懷疑。一個東洋武士可以對付-個土邦士兵,而一個大明士兵可以對付4-5個土邦士兵,10萬土邦士兵還不及萬大明士兵。他們會被迅速擊潰。”
帕麥斯頓鄭重地道:“不錯,印度土邦兵的作戰能力和忠誠度都遠不及我們本土的士兵,但是他們很廉價,無須漂洋過海。我們在印度半島有0萬印度土邦兵,隻需要對他們進行更加嚴格的訓練,稍微提高他們的待遇,他們就會為我們奮力作戰。大明帝國使用東洋兵作為前鋒,我們則可以調動印度土邦兵挖掘壕溝,消耗他們的兵力。”
國會議員們對首相提出加大對印度土邦兵征召和訓練的方案經過討論後便通過,打算將印度半島的土邦兵從0萬人增加到0萬人,以對東洋幕府擴張常備軍的有力回應。
帕麥斯頓繼續主張他的計劃:“合眾國是我們西洋的屏障,我們應當提醒合眾國的林肯做好準備,東洋幕府距離北美隻隔著一個太平洋。合眾國享受了太久的和平,他們應當意識到,他們麵臨著巨大的威脅,而不隻維持十幾萬人的兵力。另外,電令我們駐東洋幕府的公使安妮·卡文迪許姐,時刻關注東洋幕府新軍的組建情況。”
日不落帝國做出了備戰的準備,歐陸其餘帝國也同樣做出反應,沙俄帝國、普魯士帝國、法蘭西帝國、西班牙帝國都悄悄增加了兵力。
最為恐慌的莫過於太平洋東邊的合眾國,如果東洋幕府實力更上一層,那麼東洋幕府的常備兵力就會超過合眾國,代替合眾國成為第七列強。
東洋幕府的人口不比合眾國少,雙方都是000萬人級別,東洋幕府還可以獲得第一列強大明提供的鐵甲艦、線膛槍、鐵路、電報。
太平洋的對麵是大明帝國和東洋幕府、高麗李氏王朝,其中僅僅是作為附庸的東洋幕府就要騎在他們的頭上了,萬一背後更強大的大明帝國與東洋幕府動手,實在是很難想象後果。
合眾國的林肯同樣召開了國會,對眾議員道:“我們應當建立在太平洋東海岸的加州組建一支鐵甲艦艦隊,應付東洋幕府艦隊和大明艦隊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