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反大明同盟(1 / 2)

幕府在大老井伊直弼遇害後,仍然籌備了幕藩一和內閣,宣布籌建4萬人的常備軍團。

這件事情引發了西洋列強的恐慌!

他們都知道大明帝國在背後操縱幕府,幕府籌備新軍的計劃肯定是大明帝國所指使!

日不落、法蘭西、普魯士、奧匈諸國的大使立即向各自國內通電,告知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東洋幕府在大明帝國的扶持下已經成為了第八列強,現在再來擴充軍備,那麼其目的又是為何?

日不落帝國,這裏是西洋最為強盛的地方。在大明艦隊出現在西洋諸國的視野之前,日不落帝國的艦隊縱橫大西洋、印度洋,一直到現在還穩坐西洋列強頭把交椅。

無數來自北美、南美、非洲、西歐、北歐各地的船隻到來此地,數以萬噸計的貨物經過倫敦城周轉到世界各地。

倫敦城在西洋相當於東方的京城。

日不落帝國國會,在王位上是維多利亞女王,而年過七旬的內閣首相帕麥斯頓則在慷慨陳詞:“大明帝國對幕府進行新一輪的援助,同時要求幕府進行擴軍,東洋幕府的軍力將會超過合眾國!這是對東西均勢的一種破壞!一旦合眾國被大明帝國以及它的附庸登陸北美,整個歐洲都籠罩在大明艦隊的陰影下!我們必須要聯合歐洲諸國,重新建立反明同盟,迫使東洋幕府削弱軍勢,否則他們的行為將會挑起第二次東方戰爭!”

下方的國會議員們一陣喧囂,他們得知東洋幕府將常備軍擴展到4萬人、兩支艦隊之後,感到了恐慌。

所有人都知道東洋幕府是大明帝國的頭號打手,東洋幕府擴軍意味著大明帝國有大動作。

一個下議院的議員站了起來:“諸位,還記得十年前第一次東方戰爭嗎?戰火波及了巴達維亞、馬六甲、印度半島,雙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我們日不落帝國的海軍司令被明軍的火炮擊中身亡。那一次我們日不落帝國陣亡的將士多達10萬人,其餘諸國也有損失。我們很難承受第二次東方戰爭帶來的傷亡,我們要防患於未然!”

“大明帝國毗鄰印度半島,印度半島的土地身上有大量廉價的原材料和勞動力,同時也是我們日不落帝國工業製成品的傾銷地。一旦印度半島被他們奪取,我們日不落帝國不定會衰落成為與法蘭西、普魯士相同的程度,從第二列強跌落到第三、第四,甚至是第五!”

國會經過首相和部分主戰派議員的調動,議員們都熱情高漲。

整個西洋列強,就隻有吞並了印度半島的日不落帝國能夠望見大明帝國的項背,人口上稍微接近。但是大明帝國擁有日不落帝國未有的有利因素。

日不落帝國的多數人口是殖民地人口,尤其是印度半島占了大部分,本土人口隻占部分。

但是大明帝國幾乎全都是本土的人口,在人心上遠勝過於日不落帝國。

“肅靜、肅靜!”首相帕麥斯頓見眾人的情緒被調動,在這個時候他用力拍桌子,讓激動的議員們稍微安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