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大明帝國的將領們在和平時期也不忘琢磨該如何破解局勢。
他們領著兵部的俸祿,平時的職責便是於南洋把守國門,禦敵於國門之外。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這些明軍將軍做夢都想著攻陷巴達維亞、印度半島,將世界分成兩半,一半是大明帝國,一半是西洋列強。
對於他們個人而言,立下赫赫戰功也是晉升到兵部尚書或者加銜的墊腳石。
不過他們駐紮在馬六甲要塞的十萬明軍要單獨完成對西洋列強的反擊是不可能的事情,蒸汽時代沒有製海權寸步難行。
石興周他們經過了又一輪的討論,他將鉛筆扔在地圖上,語氣間有些氣餒:“不行,馬六甲海峽對岸是日不落帝國、尼德蘭、西班牙、法蘭西、沙俄、意大利、合眾國、奧匈帝國八個列強的艦隊和陸軍,他們對我們過於懼怕,以至於集結了超過100艘蒸汽船、0萬的駐軍。這還不算印度半島日不落帝國的土邦士兵。想要強行打開僵局,必定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內閣和六部不一定會願意支持我們,全麵的戰爭隻會導致我們大明本土經濟崩潰。”
“總兵大人,我看我們還是維持現在的局勢吧。雖然我們一時半會兒沒法破解局勢,但是西洋列強也被我們擋在南洋,無法擴張殖民地。”
“這個時候隻能夠看內閣和兵部有什麼打算了。”
眾人將這種關係數十萬人生死的當成是日常閑談,一個校走進來,向石興周彙報:“大人,普魯士帝國前來參加萬國博覽會的使節團提前抵達我們馬六甲,他們向我們馬六甲要塞申請靠岸補給。”
石興周道:“如果可以確定他們是使節,那麼令他們靠岸補給就是了。”
校答道:“大人,普魯士使節團乘坐的是他們的‘薩克森’級鐵甲艦。我們馬六甲要塞港口可是從來沒有允許西洋諸國的鐵甲艦停泊補給。西洋的鐵甲艦一般來是到尼德蘭的殖民地巴達維亞補給。”
石興周疑惑的表情:“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南洋的列強艦隊之中,有一個列強缺席,那就是普魯士帝國,這個帝國剛剛崛起,之前沒有什麼船隊。在十年前普魯士沒有直接參與第一次東方戰爭,普魯士隻是派出了觀摩團,結果他們見證了大明帝國艦隊在馬六甲海峽大戰的場景,大受震撼。
所以過去十年普魯士帝國模仿日不落帝國、法蘭西帝國的鐵甲艦,建造出了他們的鐵甲艦,被命名為“薩克森級”。
有明軍提出懷疑:“他們是來向我們炫耀他們的鐵甲艦,還是想要來打探我們馬六甲要塞的虛實?”
石興周考慮了一會兒:“允許他們的鐵甲艦停泊,但是我們派遣士卒對其進行監視,然後通電皇城,就言普魯士帝國的首相俾斯麥和他們的皇太子已經抵達馬六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