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崇禎的預言(2 / 2)

無論是合眾國還是聯盟國,雙方的青壯勞動力死傷眾多。以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即使僥幸沒死,受傷後也會留下終生的殘疾,這一代美利堅人受到了嚴重的損失,需要二三十年的時間才能夠緩過來。

至於合眾國和聯盟國矛盾的重點,種植園的奴隸,他們的確是參加了南北戰爭沒錯,但是他們從事的大多數還是後勤、雜役工作,打仗的是他們的白人主子,流血的也是白人士兵。

殘酷的戰爭傷害了美利堅人之間的感情,並產生了世代的仇恨。

羅伯特·李知道來自大明帝國的顧問不會在意聯盟國的士兵死傷多少,他歎了一口氣:“如果明軍能夠支援我們,也許戰爭很快就會結束吧。”

馮玉若道:“如果有可能,我們還是希望能夠由美利堅內部解決自己的爭端,兵部指使幕府向華盛頓宣戰已經是破例。如非需要,南北戰爭演變成世界大戰,將會破壞馬六甲公約建立的國際秩序,將會有上百萬、上千萬人的人因為戰爭而死亡。這是兩百年前崇禎大帝在遺留的手稿上記載的內容……”

羅伯特·李第一次聽聞東方那位改變了大明走向的崇禎皇帝竟然留有預言,在會戰的緊要關頭仍然深感興趣:“那位大帝預言會有席卷所有文明的大戰,而大戰將會導致上千萬人死亡?隻有黑死病和流感才會造成如此規模的傷亡吧?人為的戰爭可能嗎?我們南北戰爭到現在陣亡幾萬人,受傷二十萬就已經甚是誇張……”

馮玉若一臉凝重:“我們大明之前的朝代更迭就有如此規模的傷亡,東漢人口旺盛時有五千萬人,到了三國時期卻隻有幾百萬人,縱使有戰亂隱藏的人口,損失也是無比慘重。若是一場席卷全部文明的大戰,幾千萬人的傷亡絕對不是在笑而已。根據崇禎大帝的預言,現在各國的情況處於危險的平衡之中……”

羅伯特·李被崇禎手稿中預言的內容所震撼:“你們那位崇禎皇帝真是一個奇人,竟然能夠預知兩百年後的事情……細思極恐啊,各國發生矛盾和衝突時首先考慮的時候想得第一件事情不是如何在談判桌上和平解決問題,而是能不能在武力上征服對方……”

戰場上的火炮聲讓羅伯特·李又回過神來。

南北戰爭又何嚐不是廢奴、州權、經濟方式等矛盾引發的戰爭,工業主和種植園主之間的矛盾隻能夠通過戰爭來解決。

馮玉若沒有繼續與羅伯特·李提及崇禎手稿上關於世界戰爭的預言還有後續……

據崇禎手稿記載,隻有出現一種令所有文明都感到恐懼的兵器,讓所有人因為恐懼戰爭而遏製發動戰爭的欲望,才能夠獲得危險的和平。

崇禎所預言的危險的兵器又是什麼?

馮玉若對崇禎手稿隻是匆匆一瞥,沒能接觸到更加核心的內容,她也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