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點頭,身影一動不動,月光下她是如此超凡脫俗。
“霜月,還記得你當初來我南海普陀的情形嗎?”
觀音菩薩的語氣輕柔又平淡。
淩霜月點頭道:“記得,當初弟子從天界私自下凡,貪玩流連不返,犯了天條怕受懲罰,所以才拜入了南海普陀,但這些年來我一心念佛,也已經有了佛心。”
觀音菩薩道:“我看到了你眼中的善良和純潔,所以收你為弟子,但卻始終沒有給你一個佛號,這件事你也問過我。”
“我當時說的是你塵緣未了,紅塵未斷,對嗎?”
淩霜月連忙道:“是,師尊,弟子......”
她心中苦澀又淩亂,終究還是繼續道:“弟子以前並不相信此話,但現在...卻又真正陷入兩難境界,動了凡心,使佛心出現了裂痕......”
“弟子也不知道該怎麼選,辜負了師父,請師父責罰。”
觀音菩薩搖了搖頭,輕輕道:“那為師問你,為什麼我知道你塵緣未了、紅塵未斷,卻依舊接納了你呢?”
“這...”
淩霜月也沒有找到這個答案。
觀音菩薩道:“霜月,你告訴我,佛是什麼?”
淩霜月愣住了,這個問題如此深邃,又豈是幾句話可以說清楚的。
不過她還是硬著頭皮道:“佛是空相,是智慧的彼岸,是真正的解脫者和得悟者。故成佛需要持正覺,破虛妄,五蘊皆空,保持內心的純淨。”
觀音菩薩輕輕一笑,道:“你雖入我普陀,卻無法名,不剃度,不持戒,為師如此安排,隻因你紅塵未斷,這你是知道的。而佛,你說得不錯,但也正是這所謂的正覺、虛妄與空相,讓你的心產生了裂痕。”
“你的心並不空,你所見之一切也並非虛妄,你不持戒,亦不算五蘊皆空。所以你覺得你與佛衝撞了,你覺得你的凡心和佛心開始對峙,心中這才有了裂痕。”
聽到這裏,淩霜月點頭道:“是,請師尊解惑。”
觀音菩薩道:“你說佛是空相,那為何佛與凡會衝撞?”
這句話如驚雷一般在淩霜月心中炸開,她猛然抬起了頭。
觀音菩薩輕輕一笑,道:“我佛慈悲,普度眾生,望人人成佛,少去這諸般疾苦。而凡人多欲,內心難以空靈,故入我佛需持戒,不沾葷腥,不沾色相,不打誑語,不殺生。此種種者,皆是為了空靈內心。”
“你為天界之人,下界玩耍將受懲罰,故入我南海普陀,多年來保持內心澄澈,靈台清明。心已淨,故不持戒,靈台清明,故無需空相。這些話,你明白了什麼嗎?”
淩霜月眉頭微蹙,輕輕道:“我的心,已經到了不需要持戒的程度了?”
觀音菩薩道:“佛是眾生。”
“欲成佛者先修己身,成佛之後佛是眾生,知眾生苦方有憐憫,方能普度眾生。大日如來也曾渡劫於現世,修紅塵苦難。”
“既佛是眾生,那眾生哀樂亦是佛之哀樂,眾生喜,則佛喜,那麼你持眾生正覺,又何嚐不是佛?”
“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無論是親情還是婚姻,眾生歡樂,就是佛之歡樂,那麼你心中的裂痕來自於哪裏?你所做之事,豈非正是佛所盼之事?”
“你對佛的理解太死板,所以才會有裂痕,事實上,你所做之事,正是佛所願之事。佛心,即是凡心中最美好的一麵。”
淩霜月的眼睛越來越亮,聽到最後,她的身體都顫抖了起來。
她本來悟性就好,此刻聽觀音菩薩這麼細致的講解,便聽懂了其中的奧秘。其實這也不算奧秘,隻是一句很簡單的話,也就是觀音菩薩的最後一句話。
而自己,雖有凡心,卻盡是美好的一麵,那也就是佛心了。
念及此處,淩霜月雙手合十,歎聲道:“阿彌陀佛,弟子多謝師尊解惑。”
“是佛在給你解惑。”
觀音菩薩的聲音飄蕩在天地之間,人卻已然消失不見,對此,淩霜月已然習慣。她抬起頭來,大聲道:“師父,葉師兄如何?”
觀音菩薩的聲音從遠處徐徐傳來:“玉不琢,不成器,他是一塊璞玉,經曆了這麼深刻的打磨,自然有自己的造化。”
聽到這些話,淩霜月才終於放心下來,她心有所悟,便就地盤坐了下來。
沉下心神,身上透出淡淡的佛光,眼中是清澈而深邃的海洋。
葉青峰曆經磨難,破繭成蝶,自有造化。而她又何嚐不是大徹大悟,找到了自己的佛心所在?
兩人相隔數百丈,一人躺下,一人盤坐,都進入了自己的靈魂世界,去仔細理解這劫難之後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