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原堂口的白紙扇們就分成了兩撥,主站派跟主和派爭兩夥人鬥不休,前者頭鐵,後者腿軟,對於戰爭的態度永遠都是兩個方向。
尤其是後者,其核心理念就是能不打仗就不要打仗,大不了和親,歲幣,納貢,稱臣,這些都可以商量嘛,如果稱臣都不可得,那就稱兒稱孫好了……
但是不對啊,這種想法從根子上就是錯誤的——你不想打,別人就不來打你了
再想想人家老劉家的那些讀書人,動不動就帶著幾個馬仔去宰了別人家的國王,還囂張的要求人家國家把名字改掉,再比對一下大明那幾個水太涼頭皮癢的貨色……
反正楊少峰是開心不起來。
或許會有很多人,都穿越到永樂年間了,該享受就享受,該浪就浪,那麼為國為民的操心幹什麼——這話的,通常都是單身狗,根本就不考慮子孫後代的事兒……
自己確實不用拴根老鼠尾巴,但是如果沒有任何的改變,誰敢保證子孫後代會不會拴著那根老鼠尾巴,然後再跪上兩百多年
一想到老鼠尾巴,楊少峰的臉色忍不住又陰沉了下來,道:“回頭找老北,讓他弄幾個有血性的太監去做思想教員,好歹得讓這些讀書人知道什麼叫做血性!”
朱瞻基一臉懵逼的瞧著楊少峰道:“血性剛才咱們的問題是沒有足夠多的先生吧怎麼現在又跟血性牽扯到一起了好吧,就算是你想讓這些讀書人有血性,你確定找太監去做什麼教員”
楊少峰嗯了一聲,點頭道:“咱大明的太監嘛,鄭和滿腦子開疆擴土,你能他沒血性就連無心和老北這兩個家夥,當初不也是操刀子砍人的狠角色”
朱瞻基遲疑道:“隻怕不行吧正所謂窮文富武,許多讀書人家裏條件並不算好,也就是勉強能吃上飯,你讓他們去練武,也沒這個條件吧”
楊少峰道:“扯蛋!等這次學堂建好以後,一頓三餐皆由學堂供給,足夠他們讀書練武的消耗。
再了,讓他們練武也不是讓他們成為什麼高手之類的,隻是讓他們別跟現在似的,一個個的以瘦弱為美,弱的跟那雞崽子似的,還不夠丟人呢!”
朱瞻基搖了搖頭道:“算了吧,這事兒還是讓祖父大人去決斷吧,我總覺得你的想法有問題。”
完之後,朱瞻基又指著眼前忙碌的人群問道:“那些想占便宜的,怎麼辦”
楊少峰嗬了一聲道:“誰占誰的便宜還不好呢,慌什麼,且讓他們占去,以後有他們哭的時候!”
朱瞻基好奇的打量著楊少峰道:“你還有什麼後手”
楊少峰道:“我能有什麼後手他們想占便宜,而且正大光明且符合大明律,難道我還能不讓他們占這個便宜
至於葛雲益,等拆遷的事情都忙完了再跟他算賬,現在也算是無意中幫了你一個大忙,暫時就不管他。”
朱瞻基卻忍不住有些肉痛的道:“錢!那都是錢!”
楊少峰卻嗬嗬笑了一聲,道:“錢能解決的問題,那還是問題”
永樂年間的大明百姓,跟蟎清治下的那些忙著種煙的奴隸很不一樣——他們對於占官府和皇家的便宜,沒有一丁點兒的心理負擔,而且不擔心會被秋後算賬,這是從朱重八時期就被慣下來的毛病。
就像這次拆遷舊城一樣,楊少峰定下的規矩是每戶補償拆遷款一百五十貫,所以百姓就把主意打到了這個每戶上麵。
順府的百姓和其他地方的百姓往往都是一大家子在一個戶籍冊子上,算做一戶人家,簡單點兒就是不分家。
不分家,在征發徭役和繳納賦稅這些事情上麵是占便宜的,比如有六七個兒子的人家,往往隻有老大有個正式的名字,剩下的都叫二,這樣兒就不用交多出來的人頭稅了,徭役也隻需要承擔一戶的。
現在楊少峰規定的補償款是按照戶籍冊子來發放,這就讓順府的百姓找到了一個發財的路子。
分家,一家二三十口的大家分成三五口的家,能領到的補償款不就多了好幾倍等到新城建完了再用補償款買下一座院子,自己家不就多了好幾套院子裏外裏不就是自己家占了大便宜
這種歪門主意是誰想到的,楊少峰不知道,也懶得去知道。
因為從某些方麵來講,這個歪主意是給楊少峰幫了大忙的。
最簡單的一個問題,古代皇權為什麼下不了鄉為什麼有幾朝勉強下鄉了,皇權王法卻很難鬥得過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