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主的想法很難正確與否。
站在家族的角度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為了家族的強盛,為了家族的延續,手段什麼的就算髒一點又有誰會在乎。
至於對大唐有利,對百姓有利之類。
不好意思,這些都要建立在有一個強大家族的基礎上,國家可以強大,百姓可以富裕,但是這一切都不能影響到自己的家族,這是所有世家不約而同的想法,也是他們的行事準則。
套用一句比較通俗的話,那就是,老子自己還沒活明白呢,哪有心思管別人。
家、國、下,這樣的觀點就算是在數百上千年後都從未改變過,再何況是放在古代。
其餘幾家的家主頗為認同的點點頭,盧家主更是主動詢問道:“王兄高見,吾等佩服。隻是不知具體應該如何操作呢?李家子並不好對付,更何況陛下那邊未必就真的已經將他放棄了。”
王家主微微一笑:“此事來倒也簡單,六個字,以不變應萬變。”
嗯,還真是六個字。
不過……,啥意思。
眾人眼神迷離,醉眼乜斜,三分七分假的問道:“王兄,能否具體。”
王家主頓時生出一種高處不勝寒之感,滿滿一屋子青銅,就自己一個王者,帶不動啊。
“諸位,我的意思其實很簡單。李家那子最近又是倉儲,又是修路好一頓折騰,這段時間在岐州我聽此子又要故技重施,搞什麼以工代賑,自己出錢替岐州府重新官道。哎,你們想想,這些事情哪一件不是花費巨萬,就算家裏有礦也抗不住這麼搞吧?
李家子年輕沒經驗,李靖一心建功立業名留青史,原本攢下的那點家底隻怕用不了多久就要花的清潔溜溜,到那個時候如果工程還沒有結束,你們想想看,下麵有無數災民嗷嗷待哺,李家卻沒有錢購買糧食來填滿他們的胃口,會發生什麼?”
身邊有人接口道:“民變唄,百姓一定會認為自己受到了愚弄。”
同時也有人提出質疑:“話雖如此,但萬一呢,李家那子當初可是攢下了百萬家資,萬一他撐住了呢?”
“沒有萬一。”王家主胸有成竹的笑道:“因為受災的地方並不僅僅隻有岐州,他能把岐州的路修好,那秦州呢?涇州呢?還有寧州、慶州、坊州、原州、會州,關中那麼大,數十州府,沒理由他李德謇隻負責一個岐州吧。”
這下,眾人聽明白了,趙郡李氏家主高聲道:“高,實在是高,等下回去我就給我家老三寫信,讓他馬上派人去岐州救援。”
“嗯,諸位要抓緊時間啊,時間不等人,萬一過段時間下雨了,咱們的計劃隻怕就要泡湯了。”
“不錯,是這個理兒,走走走,咱們聚會今後有得是時間,今就先散了吧。”
“唉,可惜老鄭走的早,若是才鄭沒走,還能再多拉上一些州府。”
“算了算了,人各有誌。”
議論聲中,五姓七望中除去滎陽鄭氏,其餘各家在建立了攻守同盟之後,一哄而散,回家安排人手去鳥。
“哼,一群傻子。”眾人離開之後,王家大宅後院轉出鄭氏家主,冷笑望著大門口,臉上寫滿不屑。
王家主這時候正好剛剛從外麵送人回來,聞言哈哈一笑:“鄭兄不必與那些短視之人一般見識,來來來,咱們坐下好好聊聊。”
鄭家主依言入坐,旁邊早有下人將泡好的茶水送上:“王兄,我有一事不明,還望兄長賜教。”
王家主微微一笑:“鄭兄可是想問王某為何要安排其它幾家參與此事?”
“不錯。“鄭家主點點頭:“此事原本我們兩家參與便好,如今把其它幾家牽扯進來你就不怕牽一發而動全身,最後落個一事無成?”
“鄭兄此言差矣,在我看來,此事參與的人越多越好,畢竟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啊。”
鄭家主皺了皺眉,旋即明白了王家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