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飛好奇的拿起桌子上的文件資料,全是大四應屆畢業生,他們的專業成績可以說,去年租拔尖,起碼沒有掛科的,相比與其他全是掛科的同學,這批還真算矮個子中選高個了。
“為什麼都是大四的?”葉飛問。
“大四的學醫時間長,可能是為了要考研,又或者要畢業了,大四的學生都很拚,複興社也都把大四放在重點關注中,再往後主選大三,如果實在沒有最後考慮大二。”
“大一的呢?”葉飛又問。
“大一的呀。”蘇學姐拖著腮幫子說:“校務組的老師說,大一可以放在觀察區,等他們升入大二後,有天賦的才有資格重點觀察。”
“這很不公平。”
“沒什麼不公平的,畢竟這些學生,沒人跟你一樣,上學之前就跟著師父學過醫。”
“那可不一定,我聽說,有的同學就算上學前沒學過,但家裏也都有醫學背景的。”
“誰啊?”
“劉貝貝,我聽她說,她爸爸就是做專業理療的推拿大夫。”
“哦,她在重點考慮區,這呢。”蘇學姐翻出劉貝貝的檔案,遞給葉飛說道:“不過專業術比她強的人有很多,推拿正骨理療方麵,是咱們學校的特長,基本每年骨科方麵都能贏,就算考慮劉貝貝,大四正骨的候選者也有一堆呢。”
葉飛看了看這麼多檔案後,隻感覺頭皮發麻,三國青年醫學研討會,以前葉飛隻是聽說,被趕鴨子上架,加入這個複興社後,沒想到師父這麼重視,給他立下目標,當葉飛真正了解才發現,目前也隻處於意識形態,對真正的選人沒有多少想法。
葉飛思索了一會,把文件放下後說道:“學姐,我感覺不能閉門造車,我們應該多征求前輩們的意見。”
“前輩,誰啊?”
“曾經參加過三國青年研討會的人。”
蘇學姐想了想,打了一個響指說:“有理,咱們學校有幾個年輕老師參加過研討會,找他們問問最合適。”
說幹就幹,兩人從總部出來,直奔校務處走去,這是老師的辦公區,沒課的時候他們這些老師正聊著家長裏短,蘇學姐和葉飛進來,見到中醫班邱老師,兩人說了來意,邱老師笑著說:“那就出去聊聊吧。”
三人走在校園裏,邱老師手插在兜裏仰頭望天,當來到校園涼亭的時候,她這才打破僵局說道:
“我覺得,我們納新的方式,本來就是一個錯誤。”
“比如呢?”葉飛問。
“其中有一件事,是我畢業後才發現的,我們同學聚會的時候,有個男同學帶著同校護士班的女朋友來參加,我們聊天才知道,原來她的家事背景很厲害,她從小學醫,是中醫名門之後,但高考分數不夠,沒辦法隻能報學校二表護士專業。”
邱老師側頭看著兩人說:“那天她給了我很多震驚,大學四年期間她一直默默無聞,畢竟是二表專業,誰會在乎她對中醫的見解呢,可是那次聚餐的時候,我發現我錯了。”
邱老師摘下眼鏡,擦拭著說道:“因為我是精英社成員,在學校裏我一直是趾高氣昂的,但等我跟她交流之後,我才知道自己遠遠不如她。”
邱老師帶好眼鏡又說道:“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本就讓一些學過中醫的名門之後,因為分數問題而無法上這所學校,能上這所學校的,也都是對中醫不太感興趣的學霸而已,在大學生活中,有人喜歡上它,也有人放棄它。”
邱老師說完看向葉飛的時候笑了,“開學第一節中醫基礎理論課上,你的回答很精彩,但我還是要問你一句,你為什麼學醫?”
“想治病救人。”葉飛搖搖頭。
邱老師說道:“治病救人,哪你們知道,三國青年醫學研討會,我們為什麼每年都贏不了嗎?”
葉飛搖搖頭說:“不知道。”
蘇學姐試探的問:“是我們水平不夠嗎?”
“不是,是因為,我們參賽的人,還是學習理論知識的學生,而我們的對手,是真正的醫生,教授們還沒看出這點,總是讓我們多背書,把該學的都學會,然後臨床,這是我們培養醫生的方式,但不適合用於學術比賽。”
邱老師頓了頓,鄭重的說道:“所以我覺得你們想重建精英社,應該摒棄以前老教授的傳統,不已成績論英雄。”
“哪以什麼?”蘇學姐問。
“本事啊,各憑本事說話,誰行誰上!”
蘇學姐在認真思考。
邱老師說道:“其實學校裏最有才華的,不是那些高分考入重點班的學生,是學校遠程教育,或者是函授的那些人,他們都是社會上有頭有臉的醫生,來學校拿遠程教育和函授畢業證,是為了進職稱,如果讓他們去比賽,結果肯定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