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山村條件就是這樣,很多地方缺水,一個村子隻有一口井,像是很多幹旱的地方,甚至一口井也沒有,要想喝水得去好幾裏地外去打水,這個村子也是如此。
水是生命之源,就算知道它不幹淨,但為了活著也得吃這口井,不然還能怎麼辦?李衛國也看出來了,跟村民們耐心的解釋,水源與拉肚子的根源,還有是對身體的危害。
“這水不幹淨,雖然隻是拉肚子,但長久以往,大腸小腸肯定受不了,你們這村子得直腸癌的肯定不少吧?”
村民麵麵相視,有人說:“是啊,我老伴就是的腸子癌死的。”
“我家老頭子,也是腸子癌死的。”
李衛國說:“你們看吧,這水被嚴重汙染了,不解決的話,你們的病是不會去根的,以後會更加嚴重。”
“哪怎麼辦呢?”村民表現的有些惶恐。
李衛國想了想說:“解決辦法也不是沒有,首先把化糞池搬走,其次,我們需要一些淨化水質的藥物,以後你們再喝水的話,一定要燒開了喝,別直接飲用喝涼水。”
“麻不麻煩,還有,貴不貴呀?”
“對呀,我們沒錢呀。”
李衛國環視一圈,這些留守的孤寡老人,一個個穿的衣服老舊,20塊錢在他們眼裏都是大鈔了,錢對他們來講,的確是個困難。
“你們就別管了,我們會想辦法的,就是這井裏的水,先暫時別喝了。”
“可是,我們不喝這井裏的水,怎麼吃飯呢?”
李衛國轉頭喊道:“葉飛,紫嫣,你們去吧咱們的礦泉水,給他們分一分,問題沒解決之前,暫時先喝咱們的水吧。”
“好吧,謝謝您。”
雖然找到了根源,但健康和生存放在一起做比較,這些孤寡老人顯得是那麼無助,心存慈善者為大善,身為國醫,李衛國看出根是肯定會幫忙的,隻不過怎麼幫忙,如何幫忙還是沒有一點眉頭。
回到大巴車附近,同學們給老鄉分配礦泉水,李衛國與葉飛和蘇紫嫣湊到一起討論這事,雖然讓孩子們去移走化糞池,他們驕裏嬌氣的,但是一起想辦法,解決淨化水還是有辦法的。
蘇紫嫣說:“在國際的飲用水處理,傳統消毒方法大多采用漂白粉、加氯和,近幾年推廣的二氧化氯,及次氯酸鈉等消毒也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蘇紫嫣本科就是學生物化學的,這方麵她比較懂,李衛國又問道:“你說的這些,我們要在哪能買到?”
“咱們買可不好買,不過我有個建議,李教授,你看行嗎。”
“你說說看。”
蘇紫嫣壓低聲音,在兩人身邊耳語說:“其實可以這樣,我們去找當地媒體,亮出身份,說出我們的發現,用媒體和社會輿論的力量,讓當地相關部門重視,親自來考察,隻要他們插手,淨化水的所有錢都不用花,政-府就給報銷了。”
李衛國聽完後若有所思,葉飛瞪大了眼睛,質問道:“這也行?”
“什麼叫這也行,直接飲用水本來就是當地水利部門負責的,既然我們調查發現了毛病,那我們就找他們解決啊,老百姓的聲音力度不夠,我們可以發聲,找媒體宣傳啊,是不是。”
李衛國喃喃道:“時代是真的變了,我隻是想安心的為老百姓做點事,可這麼一弄,不就真成了宣傳炒作了。”
“教授。”蘇紫嫣說:“現在是信息時代,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不這麼做的話,又怎麼能達到目的,這做了等於沒做,你想啊,如果雷鋒不把做過的好人好事寫在日記裏,誰會知道雷鋒這個人是吧。”
“你這丫頭,說話越來越討厭了。”
“事實如此啊,自媒體時代,您老要習慣。”
“行行,你來做吧,我們就看著,看看你能不能成功。”
……
分頭行動,下午的義診活動還在進行中,大家都在忙活看病的事,蘇紫嫣給當地媒體打了電話,聯絡到了當地電視台,對方說明天就派人來采訪,蘇紫嫣也不急,打電話回學校,把事情跟爺爺這麼一說,還讓爺爺幫忙,跟紅十字會,以及當地醫藥衛生監督局反應一下。
蘇校長當即答應下來,還各種詢問,累不累,辛不辛苦這類的話。
村裏的留守孤寡老人太多,下午的義診還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當一位老大娘坐下來的時候,葉飛剛要開口詢問,老大娘操著一口鄉音說:
“我不看病,我就是想問問你們,能去我家幫我看看我兒子的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