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診活動的第一天,如火如荼的結束了,全村的留守孤寡老人都來看病,可把大家們給忙壞了,不過這一天收獲的也蠻多的,一開始村民的好奇,到了傍晚的尊敬,讓大家收獲的是精神上的滿足。
俗話說幫人幫到底,村子的水還沒有解決,劉大娘的兒子還沒開始治療,李衛國暫定,在這個村子繼續住七天時間。
夜晚,農村也沒什麼娛樂活動,女的在大巴車裏打地鋪,男的在外麵住帳-篷,忙活完後,李衛國把大家聚在一起,按照慣例,大家都要說說自己的收獲。
孩子們逐一發言,講了自己的心得,但也都是以城裏孩子的眼光去批判,語氣中各種表達出農村的生活條件艱苦這類的。
當大家逐一說完後,輪到葉飛,他說:“其實,普遍的農村都是這樣的,城裏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可是農村還是很封閉,交通不發達,信息閉塞,年輕勞動力都去城裏找工作,農村的生活條件也就越來越差,我到覺得這次義診活動,能讓我們看清好多現狀,了解我們觸碰不到的地方,知道什麼樣的人,是真正的需要我們。”
大家都默默地點著頭,李衛國把話題接過去說:“現在的醫療環境層次不齊,這也能看出貧富差距有多大,另外,我希望你們能明白,作為醫生真正的責任是什麼,中醫,自古以來就有這麼一個說法,寧願藥櫃蒙塵,不願百姓生病,這句話是古代藥鋪門口的對聯。”
“可反觀現在,一家家藥店門口貼的是什麼,買藥滿100贈10塊,滿300送豆油,社會在進步,可人性卻一直在退步,孩子們,我不能影響整個醫療環境,但我希望你們能明白,真正的中醫,就要心懷救苦救難之心,不能被利益蒙蔽了良心。”
葉飛率先表態:“我們明白,師父,您一直都是我們最敬佩的人,您這樣的才是醫的最高境界,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像您一樣,帶著濟世救人的心行醫的。”
晚上聊過之後,大家也都累了,每個人躺在自己的位置,思考著今天的所見所聞,漸漸的睡著了。
……
次日清晨。
鍛煉,洗漱,吃早飯,因為把物資分配給村民,留下的不多了,大家吃東西盡量節省。
團隊分出三隊,蘇紫嫣帶著丁亞寧接待記者,李衛國和葉飛去給劉家大小子治病,其他人繼續義診。
分頭行動之後,李衛國帶著葉飛來到劉家土坯房,葉飛的感覺跟李衛國一樣,這家還真是家徒四壁,就算葉飛家再窮再是低保戶,住的房子也沒這麼爛,能讓葉飛感慨,可見到底有多窮了。
葉飛先做了檢查,流程跟昨天一樣,然後眉頭緊鎖的看向李衛國,“師父,這能治嗎?”
“能。”李衛國語氣非常堅定,但葉飛知道,這個能,是說給劉家娘倆聽的,醫生這麼自信,這娘倆就異常激動。
李衛國接著說:“他的腰椎摔折了,傷了神經,骨頭壞了可以自我康複,神經受損治療就比較麻煩,葉飛,你先給他艾灸,先恢複腰椎神經係統。”
“好。”
葉飛拿出艾灸用具,在劉家大兒子後腰的位置,放了一個艾灸柱,點了火後,慢慢烤。
李衛國又選了幾個穴位,一邊跟葉飛講解作用一邊針灸,讓葉飛使用提針法治療。
針灸的針法是很講究的,彈針或者刮針,講究的是瞬間,但提針法是長時間的,讓整個經脈一直被刺激,感受也比彈針法要明顯的多,在九針中說過,撚轉提針是行針的補瀉法。
行針結束,最後幾個穴位是主治穴,針刺腳趾氣端穴,李衛國一邊指揮一邊說:“俗話說十指連心,手指十宣和氣腳趾的端穴,除了急救學之外,他有一個作用,就是刺激神經末梢,特別針對末梢神經炎,以及神經壞死的患者,有奇效。”
在李衛國的指揮下,葉飛針刺腳趾氣端穴,這可是人體最疼的穴位,要知道,在抗戰時期,國-民-黨的逼供,就是用竹簽紮手指腳趾,一般人根本就承受不了。
在患者重度昏迷中,針刺十宣和氣端的時候,因為劇痛而刺激心髒跳動,這也在中醫概念中有所講述,可針對神經壞死的患者,針刺氣端穴,他居然一點感覺都沒有,就好像沒紮在他身上一樣。
葉飛行針的時候瞪大了眼睛,李衛國微微搖頭,語氣堅定的說:“你好好紮針,別分神。”
葉飛明白李衛國的意思,這種病,本就不是一次性治愈的,難怪師父要早中晚一天紮三次,這也看出來,他是多希望看見奇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