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伋後來成為著名的儒學大師,他寫的《中庸》一書,成為儒學發展史上從孔子到孟子的橋梁。在戰國時期和以後的曆史上,以他與孟子為代表形成的孔孟學派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鯉死後不久,孔子還沒有從失子的悲痛中恢複過來,又遭到一連串的打擊:冉耕、顏回和仲由接連死去,他幾乎要被這接踵而至的悲哀擊倒了。
公元前479年的新春伊始,孔子臉上已無過年的喜悅,隻好躺在病榻上過春節。
他時而昏迷,時而清醒。醫生估計:聖人壽終為期不遠。
四月的一天上午,孔子以手示意起身。弟子們連忙扶老師坐起來,讓他後背靠在墊著棉被的牆上,為老師洗淨臉,梳理好頭發,還給老師喂下半碗稀飯。這時,孔子清醒了許多。
孔子對守候在他身邊的弟子們說:“我從三十歲開始,設壇教徒,曆時四十二年,有三千弟子從學於我。其中,有很多人德才兼備,也能為國家、為社會效力,我感到欣慰。人活七十古來稀,我七十歲了,病魔纏身,歸天之日近在眼前。”
禦醫摸手切脈後,注意觀察了一會兒,示意大家離開病榻。走到屋外,禦醫對哀公、孔忠、閔損、曾參說:“你們看清楚了吧?剛才,夫子用手抓床呢!憑借我四十多年的臨床經驗,這不是好兆頭,因為病人用手抓床,預示著最多隻能再撐七八天。”
一天早晨,孔子強撐病體,拄著手杖,挪步門前。他看著滿院的弟子,用盡氣力說:“周經曆六百多年,日漸衰微,我終生主張複周興魯,曆盡磨難,願望難以實現。但我仍希望你們奮發進取,報效社稷,克己複禮,振興魯國!”
這時,急匆匆趕來的子貢一步撲到孔子麵前,跪在地上,哭著說:“弟子不知老師病重,剛進門,來遲了,請老師恕罪。”
孔子坐在堂屋正中,對子貢說:“夏人死了在東階上停棺,周人死了在西階上停棺,殷人死了在兩階柱子中間放棺材。我是殷人的後代,昨夜做夢,我坐於兩階柱子中間了。我快死了,要回到我的殷人先祖那裏去了。”
七天後的早晨,穿上壽衣的孔子回光返照,精神忽然興奮起來,清晰地說:“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周公來接我了。”
這時的孔子似乎已沒有一點痛苦了,他端端正正地躺在病榻上,低聲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聖人留下這最後一句話之後,慢慢地閉上了雙眼,離開了人間,享年七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