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怪物 自然界的奇物
會笑會叫的石頭
在我國四川省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坳石灣,有兩塊會笑會叫的石頭。這兩塊上下相連的巨大龍骨石均呈燕尾形,上麵的一塊約4立方米,下麵的一塊底部埋在地裏,露出地麵約5立方米,兩石相接處有1米左右。
令人奇怪的是,下麵的石頭有一個小孔。隻要用手按住這個孔,就好像碰到了石頭的“癢處”一樣,上麵的石頭就會笨拙地搖頭晃腦,不停地發出“咯咯咯”的笑聲,10米以內都可以聽見。
與此相似的是,河南林縣石板岩鄉也有一塊半截埋在地下的石頭,它露出地麵的部分約5米高,略似圓柱體。到了傍晚,你也會聽見石頭發出一種“哼哼”的聲音,就好像老母豬在叫。這種叫聲可以持續幾個小時,因此當地的人們稱它為“豬叫石”。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這些石頭的下麵有半埋在地下的風洞,當風吹進洞口,經過石頭內部空洞的共鳴,產生了類似笑、叫的聲音,並向四周傳播,人們就好像聽到石頭在笑或在叫。
能發出聲音的石橋
七孔橋位於河北省清東陵。清東陵有15座陵寢,建有大小不等、形式各異的石橋100座,七孔橋就是其中的一座,它全長110米、寬9米,兩邊共裝有石欄板126塊。
令人奇怪的是,隻要敲擊一下橋的欄板,就會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每塊欄板大小一樣,形狀相同,然而發出的聲音卻不同,有的渾厚低沉,猶如木魚、鍾磬發出的聲音一樣,而有的則清脆尖亮。我國古代聲樂中分宮、商、角、徵、羽5個音階,所以人們把這座橋也稱五音橋。
據化驗,石橋的建造材料含有50%的鐵質方解石,因此能發聲,當地人把這種石料稱作響音石。這種石料在清東陵還有一些,如:下馬碑座、定陵寶頂的兩扇石柵欄門等。這種響音石是如何發出聲的呢?科學家至今尚未找出答案。
會唱歌的茉莉花
遼寧省遼陽市一位叫樊洪玉的老人,平時喜歡養些花花草草。這一來可以給自己找個活兒幹,打發無聊的時光;二來花草能淨化室內空氣,有利於身體健康。在眾多的花兒中,那盆茉莉花可以算是他的最愛了。這盆茉莉花自從5年前從花市上買來,就一直陪伴著樊洪玉老人。老人對茉莉花的照料也是格外精心。可是前不久,一件奇特的事情讓樊洪玉老人興奮不已。
夏天的一個傍晚,老人吃過飯後在窗前閑坐,忽然聽到一陣悅耳的聲音。
老人仔細辨別才知道聲音是從茉莉花盆中傳出來的。一開始他以為是小蟲子在叫,因為這個季節小蟲子很多。老人想把蟲子從花盆中趕走,以免它們傷害到茉莉花。
可是,老人找了半天也沒發現一隻蟲子,後來他才發現原來是茉莉花發出來的聲音。
這一發現讓老人非常驚訝,因為在自己的經驗裏還從未出現過如此奇特的事情。
此後,幾乎每天晚上的18時左右,那盆茉莉就會發出悅耳的聲音,就像人在唱歌一樣。而且,無論外界聲音有多大,茉莉都會歌唱,似乎從不受外界的影響。
有時候,樊洪玉老人把電視機聲音開得很大,卻依然能清晰地聽到茉莉的歌聲。
莉花唱歌的消息不脛而走。許多人慕名前來觀看這一奇特的現象,也有記者前來采訪。
《北方晨報》有一個記者,在深秋季節的一個傍晚,登門拜訪了樊洪玉老人。在記者剛剛進門的時候,茉莉花就發出了悅耳的聲音。聲音有些像夏季野外鳴叫的青蛙,但要比它動聽。記者將錄音筆放在花盆旁,想把花的聲音錄下來。當記者準備坐回座位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茉莉花,結果正在唱歌的茉莉花立即停止了歌唱。
原來,茉莉花雖然不受外界聲音的影響,但在它唱歌的時候是不能碰它的,不然它就會“罷唱”。花兒會唱歌,竟然有時候還要“罷唱”,真是不可思議,而且至今也沒有人能夠解釋這一奇特的現象。看來這要成為一個長期不能解釋的自然之謎了!這可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啊!
會冒泡的血液
在意大利,每年5月和10月,那不勒斯大教堂周圍總有幾千人聚集在一起等待著親眼目睹奇妙的現象——冒泡的血液。教堂之內,有兩個裝著紅棕色凝結物的小瓶子。
據說,那是一位被羅馬皇帝斬首的哲人——聖·傑組爾瑞斯流出的血。人們對這兩個瓶子進行祈禱,瓶子內的紅棕色血塊會恢複生氣,轉變成冒著泡泡的鮮血。
幾百年來,神學家和曆史學家圍繞著瓶中物質是不是真的血塊而爭論不休。直至1902年,一組科學家決心調查並揭開“聖血”的內幕。他們把瓶子放在那不勒斯大學的實驗室內,用白色的單純光線穿透瓶中物質,結果發現,其折射情況與通過人體血液的同一光源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