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使科學家們感到迷惑不解的是,正常血液經過800年的時間早就該腐敗了,決不會依然保持如此新鮮。也許,裏麵有一些至今未被人知曉的奇異物質。
1950年,那不勒斯大學的蘭伯丁教授試圖向教堂執事索討一部分瓶中物,以便進行徹底的化學分析,但對方不願讓“聖血”離開瓶子,因為他們怕開瓶之後“聖血”會立即分解。結果,“聖血”的身份依然不明。
最近,有一位名叫郭東的學者發現,放置在教堂的“聖血”,不論周圍溫度高低,都能不斷地冒泡,體積也持續地發生劇烈變化。對“聖血”的猜測和推理還有很多很多,可無論怎樣說,冒泡血液的奇景已大大超出了常理的範疇,成為又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
奇怪的書
在南美洲巴西聖保羅市中心廣場上,陳列著一部鋼書。這部共有1000頁的奇書均用不鏽鋼薄板鑄刻而成。書中記載著該市的曆史沿革、風土人情和名勝古跡,專供國外旅行者參觀閱讀。
在倫敦圖書館裏,珍藏著一批2000多年前盛行的羊皮書。其中最有價值的一部書是《世界末日》,它是用30萬張又薄又亮的羊皮製成的。
在朝鮮的一座右塔基層座內發現了一本印在木塊上的經書。它的書頁就像一塊塊小黑板,上麵塗有一層蜂蠟。字是用尖嘴金屬小捧刻寫的,最後用繩子把“小黑板”裝訂成冊。
在伊拉克古城尼尼微的遺址,人們發現了一種8000多年前的古書。這批古書是用泥土燒製成的,每冊25厘米至30厘米見方。考古學家們發現,在寒冷的夜晚,人們可以將它燒熱後帶上床,一麵讀書,一麵取暖。
在倫敦圖書館裏,珍藏著一本用黃金寶石裝飾的書。這本書的封麵用銅、金、寶石做成,全書重100餘千克,書中有551個金字。1964年,有個日本人出400萬法郎的高價想將它買走,但遭到了拒絕。
秘魯歌德伯澤人所讀的書,看上去像一頂頂帽子。這種帽子書是用10多層布圍成帽圈,然後每層布上都粘著書頁,這樣一頂帽子就相當於一本書。
這種書的產生是由於當地人認為書是文明的象征,而且是至高無上的,所以把書當成帽子來表示對知識的崇敬。
日本印刷公司利用最新電子技術,出版了一本叫《花語》的書,重量隻有0.0076克,而全書有100多頁,與平常人的指甲厚度相等。另外,日本還出版了一本能從針眼中穿過的書。當然,這些書都是用肉眼無法閱讀的。
沒有書的書店
在剛果東北部亞米開齊人居住的地方,有一種店鋪叫作“掌書店”。這種書店沒有一本書。書店主人隻雇傭了幾名在當地被公認為有“才學”的人。
想買書的人,隻需說明要哪些內容的“書”,就會有了解這方麵書的人走過來拉起你的手,用一種紫藍色的草汁在你手上寫下你所需要的內容。這就算你買到了這本書。最長的“書”可以從兩個手掌一直寫到臂的正麵。這種“書”可以保存很長時間。
如果不需要了,就到“書店”去,用一種褪色劑將原“書”抹去,再換新“書”。
會講話的書
有人發明了一種會講話的書。它是一個圓形的裝置,大小就像一張唱片,在書的裝訂線底部裝了一個視聽器。這個視聽器上有一隻紅外線燈,這隻燈能放射出一道細小的光線,任何反射都能投影到帶有電池的照片上來。
“讀”這種書也很容易,你隻要將視聽器從左到右地移動就可以了。一條條黑色和白色的密碼會隨著視聽器的移動交叉出現,這時在視聽器裏產生一種活躍的跳動,一隻小型的擴音器來就會發出千奇百怪的聲音,它把單詞、句型和複雜的語言都通過擴音器告訴讀者。
能流動的圖書館
波斯首相阿布魯·加西姆·伊斯梅爾是波斯著名的政治家、軍人。他對圖書的嗜愛堪稱天下第一。據說他藏書竟達11.7萬冊。1000年前,圖書的數量、種類都很少,在那樣的時代裏,收集近12萬冊的圖書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伊斯梅爾為此花費的時間和錢財就可想而知了。
伊斯梅爾首相因職務在身,經常到各地巡視,每到一個地方,讓隨從們把他的藏書按字母順序排好,放在駱駝背上,同他一起旅行。這就是所謂的流動圖書館。據說每次要用400頭駱駝才能馱得動他這個流動圖書館。
在旅行途中,首相一旦說他想看某某書,或者說他想看有關某方麵的書時,看管這些駱駝的人就立即可以從駱駝背上找出這些書交給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