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1、
蘇俊華用彩虹西紅柿和黃瓜榨了一杯果蔬汁,很快拌好了蔬菜沙拉,這蔬菜沙拉所使用的食材十分的簡單,就切成兩半的彩虹番茄和生菜葉。
因為陳婷婷習慣吃西餐,所以李桂蘭去菜市場采購了很多生菜,西餐裏的生菜都是生吃的,夾在漢堡裏或者做成蔬菜沙拉吃。
而華夏人的飲食習慣不習慣吃生的東西,不管什麼菜不過一下火就覺得吃著不衛生。其實這些生菜在金田鎮上的菜市場很容易買到也多虧了何姿的功勞,華富農業公司在平溪縣岩山鎮上整了個萬畝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一萬多畝的種植麵積的確沒有任何的誇大,其中六千畝是種的紅薯,餘下的四千畝是種的生菜,一萬畝蔬菜種植基地就種了這兩種作物,沒有像蘇俊華計劃中的那樣種上幾十種蔬菜,因為何姿說品種多了管理起來麻煩,費勁,成本也高,效益出不來。
這六千畝紅薯種下去了到現在還沒成熟呢,但生菜生長速度快,科學種植的話,一年畝產可達到八到十茬,最高可達到十二茬,也就是一個月即可長成上市銷售。這一畝地會種又能解決好銷路問題的話,一畝地的年毛收入可以達到八到十萬塊。當然這是一種理想狀態。
如果能夠達到這個收益水平,規模化種植這個生菜的經濟效益可比種水稻等主糧,種紅薯,種辣椒,種西紅柿等等各種經濟作物的效益都要好多了。
生菜的種植技術絕對沒問題,蘇俊華有湘南農大教授秦四海領先的專家級的技術顧問團隊,華富農業跟湘南農大有著密切的校企合作關係。種植基地出產的生菜畝產每茬能達到五六千斤,品質好。應該不愁銷路。
但關鍵的問題就出在這個銷路上,平溪縣城隻有十萬人口,整個平溪縣也隻有九十萬人口,其中還有二三十萬人常年在外務工,本地的消費市場十分有限,這個生菜的主力消費市場是省城星沙這樣的大都市,連寶慶這樣的地級市消費量都很有限,生菜的批發價本來就不高,裝上滿滿一大貨櫃車生菜,裝滿一車可以裝個十幾噸,運到星沙,人工成本,運輸成本,還有壓壞的一些損耗,在平溪種植生菜的效益就沒有規劃之中的那麼豐厚了。
在蘇俊華看來,生菜不是不可以規模化種植,但生菜種植基地應該就近設立在消費市場的郊區。不過像星沙這樣大城市的郊區租成片的菜地來種菜,又有一些不利因素存在,首先是地的租金會比較貴,肯定比在平溪鄉下租地貴十倍不止。
還有大城市的市郊土壤,水還有空氣可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無法種出綠色無公害生菜。
所以要解決這些矛盾,既把種植基地建設在大城市附近,又不要租用很大麵積的菜地,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郊區連片的耕種條件好的菜地也越來越稀缺,非常不好找。同時還要把生產成本降下來,蔬菜的售價高了,自然銷量會降下來。
農業企業必須放眼長遠,需要的是盡可能做大規模,占據優勢的市場份額,獲得穩定和合理的收益,而不是追求一時的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