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2章 社會擔當(2 / 2)

所以這個問題挺不好解決的,蔬菜基地種植的生菜無法悉數運到星沙市去銷售,畢竟生菜又不是什麼稀罕之物,種植技術又不高,全國各地種植生菜的農戶,農業合作社等有很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開拓生菜的銷售上也是很不劃算的。

於是何姿就發動員工的積極性,率先把平溪各鄉鎮的生菜銷售網絡給建立起來。在本地銷售,雖然比較分散,但省去物流費,折損,賣得便宜,總不至於因為賣不出去爛在地裏吧。

平溪是個農業縣,各種蔬菜本地都有出產,但低於兩塊蔬菜在超市和農貿市場是很難買到的,除了過年過節超市做活動,大白菜賣五毛一斤,白蘿卜賣九毛九一斤。

現在因為華富農業蔬菜種植基地的生菜產量很大,畝產五千斤,十畝就是五萬斤,一百畝就是五十萬金,一千畝就是五百萬斤,四千畝一茬就能達到兩千萬斤。這生菜不便宜才怪呢。

華富農業和鑫源,好又多,家多福,世紀華聯等幾家縣城的大型超市有合作,長期生菜一塊錢一斤大量傾銷,這一塊錢一斤的生菜華富公司分六毛,超市分四毛,一家超市一天至少都要銷售好幾萬斤。

因為有華富農業大量供應的新鮮無公害生菜,平溪縣城的市民頓時感覺無價回到二十年前呢,這個生菜也被本地人發明出五花八門奇奇怪怪的吃法。

生菜這個項目雖然產量巨大,但的確不怎麼賺錢,租地成本,設施的投入,人工的投入成本都不小,辛辛苦苦種上一年的生菜可能賺到的利潤還不如蘇俊華銷售幾瓶寶芝油賺得多呢。

所以蘇俊華不會在乎這些,也不會要求何姿把這個不賺錢生菜種植項目停掉。做為一名有社會責任心的青年企業家,不能隻以自己是否賺錢來作為企業經營是否成功的標準。

企業隻要不虧,這個項目解決了大片耕地閑置的問題,解決了一批農民就近務工的問題,既可以在家門口打工獲得相對不錯的收入,又兼顧著照顧好家裏的老人和孩子,就沒有那麼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的悲劇產生了,同時,大量便宜的優質的生菜投入市場,讓市民的生活質量也變得好起來。

所以,由此看來,這種經濟效益不是很好,但社會效益卻非常好的項目必須得堅持做下去。

一個企業家,沒有點社會擔當,總是想著投機倒把多賺錢,這樣的企業也是做不大,做不長久的。

李桂蘭把眾人叫到飯廳裏來吃中午飯,陳婷婷坐在輪椅上被陳教授推著也來了。蘇俊華拿出那兩瓶從鑫源超市買回來的所謂外國進口紅酒,招呼大家道:“我前幾天去了趟法國,沒什麼可帶的,就從一家古老的酒莊裏買了兩瓶紅酒回來,今天趁有這麼多人在,大家都品嚐一下。”

“好,華仔,難得你有這份心,惦掛著我們。婷婷,華仔可是這個村子裏最會做菜的,我們都很難得吃上一次他做的菜,因為他很忙嗎,經常不在家裏,你也喝杯酒,嚐嚐華仔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