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的新朋友--笑談財政赤字
內涵小笑話
一位性格開朗的物理學家在宴會上認識了三個新朋友,他決定找點話題跟大家聊一下。他問甲:"你的智商多高?"甲答道:"190。"物理學家頗為吃驚,道:"190?太好了,我們來談一下弦理論吧。"又問乙:"你的智商又有多少?"乙道:"150。"物理學家說:"也不錯,我可以給你講講我研究的動力學。"最後問丙:"你的智商是多少?"丙答道:"75!"物理學家愣了一下,然後問道:"那麼,閣下能預估一下明年的財政赤字嗎?"
趣評:紅色代表著抵銷負數,紅色記錄的越多,錢就越少,當嚴重到不夠用的時候,就是"赤字"狀態。
知識鏈接
所謂財政赤字,是指一個財政年度中,政府財政收入入不敷出,出現了收支差額。為什麼叫赤字呢?赤字的出現有兩種情況,一是有意安排,被稱為"赤字財政"或"赤字預算",它屬於財政政策的一種,而另一種就是預算並沒有設計赤字,但執行到最後卻出現了赤字,也就是"財政赤字"或"預算赤字"。
經濟學這樣說
當一個國家財政赤字累積過高時,就好像一間公司背負的債務過多一樣,對國家的長期經濟發展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對於該國貨幣亦屬長期的利空,且日後為了要解決財政赤字隻有靠減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稅收,這兩項措施,對於經濟或社會的穩定都有不良的影響。一國財政赤字若加大,該國貨幣會下跌,反之,若財政赤字縮小,表示該國經濟良好,該國貨幣會上揚。
而當國家出現了財政赤字,就會通過政府的開支,對整個宏觀經濟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有兩個方麵:一是財政赤字的規模,赤字規模越大,給宏觀經濟帶來的影響也越大;另一方麵,同樣規模的財政赤字,采用不同的彌補方式,對宏觀經濟產生的影響也不一樣。
那麼最可行的消除赤字的方法有哪些呢?
1.動用曆年結餘。動用曆年結餘就是使用以前年度財政收大於支形成的結餘來彌補財政赤字。
財政動用結餘,就意味著信貸資金來源的減少,如果銀行的準備金不足,又不能及時通過適當的收縮信用規模來保證財政提款,就有可能導致信用膨脹和通貨膨脹。因此,財政動用上年結餘,必須協調好與銀行的關係,搞好財政資金與信貸資金的平衡。
2.增加稅收。增加稅收包括開增新稅﹑擴大稅基和提高稅率。但它具有相當的局限性,並不是彌補財政赤字穩定可靠的方法:
3.增發貨幣。增發貨幣是彌補財政赤字的一個方法,至今許多發展中國家仍采用這種方法。但是增發貨幣並不是讓印鈔廠加班加點,多印些鈔票就能搞定。而且從長期來看,通貨膨脹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貨幣的增長速度,但是過量的貨幣發行必定會引起通貨膨脹,將帶來惡性後果。因此,用增發貨幣來彌補財政赤字隻是一個權宜之計。
4.發行公債。通過發行公債來彌補財政赤字是世界各國通行的作法。政府發行國債,政府成了債務人,企業和個人成了債權人,這樣做,隻是資金使用權發生了轉移,流通中的貨幣總量並沒有增加,所以,一般不會引發通貨膨脹。
總之,赤字無法避免,但赤字不能像滾雪球一樣,無限增大,需要掌握一個度。這個限度既取決於自身狀況,如國家的經濟狀況、財政實力,也要依據經驗數據,進行科學分析。目前,國際上評價財政赤字的常用指標有兩個:一是赤字率,即赤字在GDP中的比重;一是負債率,也就是國債餘額占GDP的比例。經驗表明,赤字率在3%以內,負債率控製在60%以內,財政赤字就基本是安全的。
脾氣也不好--笑談存款準備金
內涵小笑話
課堂上老師讓小王描述一下存款準備金的特征,小王簡潔地回答:"像天氣預報!"
"哦?是因為準確地預報了經濟狀況嗎?"
"不,因為很多變!"
趣評:信貸增長快了,提高存款準備金;經濟過熱了,提高存款準備金;鈔票印多了,提高存款準備金......
知識鏈接
金融機構必須將存款的一部分繳存在中央銀行,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準備金;存款準備金占金融機構存款總額的比例則叫做存款準備金率。舉個例子,如果存款準備金率為7%,就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7萬元的存款準備金,用於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3萬元。倘若將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到7.5%,那麼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將減少到92.5萬元。
經濟學這樣說
準備金本來是為了保證支付的,但它卻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副產品",就是賦予了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職能,並最終成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
在存款準備金製度下,金融機構不能將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於發放貸款,必須保留一定的資金即存款準備金,以備客戶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準備金製度有利於保證金融機構對客戶的正常支付。最簡單的說,就是各家銀行需要交給人民銀行保管的一部分押金,用以保證將來居民的提款,而如果押金交的比以前多了,那麼銀行可以用於自己往外貸款的資金就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