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一隻看不見的手--宏觀經濟學(2)(1 / 3)

所謂外貿依存度,即進出口總額、出口額或進口額與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之比,是開放度的評估與衡量指標。

外貿依存度是反映一個地區的對外貿易活動對該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和依賴程度的經濟分析指標。從最終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角度看,該指標還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外向程度。

經濟學這樣說

一般而言,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小國的貿易依存度大於大國,其主要原因是小國本身的資源和市場都有限,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靠進出口。

處於經濟發展中期階段的國家由於第二產業比重高,產品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力,所以外貿依存度較高。從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史可以觀察到,它們的外貿依存度經曆了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變化。

采取出口導向發展戰略的國家,如亞洲四小龍,常常通過低估本幣彙率、采取出口獎勵等政策手段壓低出口部門的生產成本,使國內資源更多地流向對外部門,同時這些國家和地區又受本身市場、資源等限製,為保證出口增長還需要進口原材料等上遊產品,因此這些國家外貿依存度會更高一些。

一個國家的外貿依存度越高,經濟的對外開放程度就越高,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也就越大。一些專家認為,外貿依存度的提高說明,世界上人口最多、市場最大、也最富於朝氣的中國已成為世界市場的重要供應商。然而,麵對這種"樂觀論調",許多人卻對此表示了擔憂。

首先,外貿的高依存度對國家安全構成了潛在的威脅。其次,加工貿易的不穩定性不利於產業升級。再次,隨著外貿依存度的提高,國際經濟摩擦也頻頻發生。

就中國目前的經濟結構、參與國際分工的模式、經濟發展水平而言,較高的外貿依存度帶有一定的必然性。要降低外貿依存度,從根本上還是要不斷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居民消費能力的提高有利於擴大國內市場規模,不斷優化產業結構。隨著經濟總量的增長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國際貿易的重要性會相對降低,對於一個經濟大國更是如此。

你為什麼不走了--笑談路徑依賴

內涵小笑話

那天大霧,小李開車看不清路,可有要緊事要辦,這時看見前麵一輛車的燈光,就跟著走,可是走了一陣前麵車不走了,他等了一會兒,有點不耐煩,下車就喊:"前麵車為什麼不走?"

前麵來人說:"我到家了。"小李一看人家的車已經到庫了。

趣評: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並讓你輕易走不出去。

知識鏈接

路徑依賴"Path-Dependence"是指人們一旦選擇了某個體製,由於規模經濟、學習效應、協調效應,以及適應性預期等因素的存在,會導致該體製沿著既定的方向不斷得以自我強化。

經濟學這樣說

在國際IT行業中,戴爾電腦是一個財富的神話。戴爾公司從1984年成立時的1000美元,發展到現在的幾百億美元,是一段頗富傳奇色彩的經曆。戴爾公司有兩大法寶:"直接銷售模式"和"市場細分"方式。而據戴爾的創始人邁克爾·戴爾透露,他早在少年時就已經奠定了這兩大法寶的基礎。

戴爾12歲那年,進行了人生的第一次生意冒險--為了省錢,酷愛集郵的他不想再去拍賣會上賣郵票,而是通過說服自己一個同樣喜歡集郵的鄰居把郵票委托給他,然後在專業刊物上刊登賣郵票的廣告。出乎意料地,他賺到了2000美元,第一次嚐到了拋棄中間人,"直接接觸"的好處。有了第一次,就再也忘不掉了。後來,戴爾的創業一直和這種"直接銷售"模式分不開。

上初中時,戴爾就已經開始做電腦生意了。他自己買來零部件,組裝後再賣掉。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一台售價3000美元的IBM個人電腦,零部件隻要六七百美元就能買到。而當時大部分經營電腦的人並不太懂電腦,不能為顧客提供技術支持,更不可能按顧客的需要提供合適的電腦。這就讓戴爾產生了靈感:拋棄中間商,自己改裝電腦,不但有價格上的優勢,還有品質和服務上的優勢,能夠根據顧客的直接要求提供不同功能的電腦。

這樣,後來風靡世界的"直接銷售"和"市場細分"模式就誕生了。其內核就是:真正按照顧客的要求來設計製造產品,並把它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直接送到顧客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