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培養一點生活財經力 --價格與市場(4)(1 / 2)

"4"市場競爭傾向型的潛在需求。這是指由於生產廠家很多,同類商品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選擇性強,在未選定之前,對某一個企業的產品而言,這種需求處於潛伏狀態。

開發潛在需求的意義:

"1"大企業一旦通過市場調查知曉了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在充分把握市場動態的前提下,憑借雄厚財力、先進技術,便可掌握市場領導地位。表現突出的是日本的轎車工業。20世紀7O年代後,日本轎車業意識到節能、輕便、家用、廉價是未來轎車的發展趨勢,迅速開發研製成了新一代節能轎車,並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降低價格,投放市場後,大受歡迎,一舉取代了美國轎車工業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2"中小企業通過滿足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可達到生存、壯大的目的。顯現需求,在市場上是各大廠家競爭的目標,如果中小企業也加入這一競爭行列,很可能由於資金少、規模小而陷於困境。而潛在需求則不同,它需要通過調查、分析、判斷才能了解,取決於決策者的經驗和直覺,往往存在於大多數企業不重視的領域,開發之後,可贏利無數。

"3"企業滿足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從感情上接近了消費者,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產生了"自己人效應",易造就忠實消費者,從而為以後的營銷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年輕人終於守規矩了--笑談產品生命周期

內涵小笑話

王太太:"現在的年輕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十六七歲,已經會做壞事情了。"

金太太:"不見得!我倒覺得年輕人一代比一代守規矩了。"

王太太:"怎見得?"

金太太:"我不會錯,20年前,我老遇著年輕人在路上跟我,現在的年輕人,都很規矩,不跟我了。"

趣評:任何一種產品都會經曆從誕生到成長,再到衰退,最終退出市場的生命周期。

知識鏈接

一種商品進入市場,經過普及推廣,銷量逐漸增加。由於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和市場競爭的加劇,直到最終被新的商品所代替,都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如同生物的生命一樣,有其誕生、成長、成熟和衰亡的階段。

一般說來,商品生命周期可分為四個階段:生長"引入"階段、發展"成長"階段、穩定"成熟"階段、衰退"淘汰"階段。商品從設計、研製到進入市場之前,屬於潛在"孕育"階段,不列入商品生命周期之內。

經濟學這樣說

商品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特點如下:

第一階段"生長或引入期",商品剛進入市場時期。在這個階段,經營者、消費者對商品不甚了解,存在疑心,銷量少,銷售速度處於緩慢增長階段;商品生產批量小,某些技術問題尚未解決;生產成本高,推銷費用大,特別是"廣告大戰"花費更大,往往會發生虧損。

第二階段"發展或成長期",在這個階段,商品已為廣大的潛在購買者"消費者"所了解和熟悉,商品生產成本下降,銷量增加,利潤上升。

第三階段"穩定或成熟期",在這個階段,商品已為廣大購買者"消費者"所接受,銷量穩定,甚至達到頂峰,繼而緩慢下滑;利潤相應地不再繼續保持增長的勢頭,隻是維持在較穩定的水平上。

第四階段"衰退或淘汰期",商品生命進入壽終時期,銷量迅速下降,利潤減少,直到商品被淘汰而退出市場。然而,此時的商品仍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即商品的自然生命仍存,而商品的經濟生命結束。

商品生命周期,形象地描述了商品進入市場後,在商品銷售方麵所呈現的階段性和變化趨勢,為市場營銷人員製定相應的經營策略提供依據。例如,在引入階段,應采用大量的廣告和展銷等形式,打開商品銷路,建立商品信譽。進入成長階段後,要建立市場網絡,擴大市場滲透。進入成熟階段後,要盡可能延長商品生命周期。進入衰退階段時,審時度勢,當機立斷,盡快轉產、改型,以免經濟上發生重大的損失。

有司機的汽車--笑談替代品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