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經濟學的敲門磚--生產理論與成本理論(3)(1 / 3)

所以7′-G′這個最後的環節被馬克思稱為"驚險的一跳"。這一跳會產生三種結果,即G=G′,GG′。這個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降低標準做女友--笑談邊際成本定價

內涵小笑話

女:"你各方麵條件都不錯,為什麼以前交不到女朋友?"

男:"因為我以前的眼光太高了。"

女:"那我現在很榮幸地做你的女朋友了。"

男:"不,是現在我把眼光降低了。"

趣評:定價要定在邊際成本上,否則會導致"曲高和寡",無人問津。

知識鏈接

邊際成本定價是指這樣一種定價規則,廠商或國有企業使得價格等於邊際成本。邊際成本定價法以變動成本作為定價基礎,隻要定價高於變動成本,企業就可以獲得邊際收益"邊際貢獻",用以抵補固定成本,剩餘即為盈利。

經濟學這樣說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任何商品都有兩種價格,一是成本價格;二是消費者價格。前者是按照產品的邊際成本所定,所謂"邊際成本",是指增加最後一個單位產品所付出的成本。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般認為的一個產品的成本,是企業生產這個產品的平均成本。比如,一個廠商生產了3000個MP3,總共的成本是15萬元,那麼每個MP3的平均成本就是50元。但實際上,在生產過程中,每一單位產品的成本是不一樣的。舉個例子來說,你為了準備明天的考試挑燈夜戰,第一個小時你隻是喝了一杯水,但做出了10道題,第二個小時,你喝了一杯水,還吃了兩片麵包,做出了12道題,第三個小時,你喝了一杯咖啡,吃了三片麵包,勉強做出了15道題,第四個小時,你喝了兩杯咖啡,休息了十分鍾,最後隻做完了10道題……,第六個小時,你喝了三杯咖啡,也隻做出一道題。再接下去,得去睡覺了,沒有效率了。可以看出,投入和產出是從遞增開始,達到最高點之後,開始遞減,直到產出和投入相比為零,生產停止,這是一個從高效率到效率逐漸降低的過程。那麼最後一單位產品的成本就是邊際成本。可以看出,最後一單位產品的成本是最高的。生產者在製定產品價格時,價格應該定在邊際成本上,那麼每一單位產品都沒有虧損,而且最後一單位產品前的所有產品均是收益高於成本。如果定價低於邊際成本,那麼最後一單位產品就是虧損的。如果高於邊際成本,消費者就會很少。必須指出的是,生產者不會主動把價格定在邊際成本上,他肯定會高於邊際成本,企圖獲取超額利潤,所以隻能依靠市場的競爭,在供求關係的調整下,使得生產者最終把價格定在邊際成本上。

於右任的"不可隨處小便"--笑談等成本曲線

內涵小笑話

國民黨元老於右任"1879-1964"精於書法,尤善草書,求他的字的人很多。有一天,有人特備酒筵請他寫字,飯後拿來紙筆,於右任在酩酊之中揮筆,留下一行"不可隨處小便"而去。

第二天,那人拿出這行字請教於右任,於右任知道自己酒後失筆,連聲道歉,沉思良久,似有所得,於是叫人取來剪刀,將一行字剪成幾塊,重新拚排,說:"你看,這不是一句很好的座右銘嗎?"

那人一看,禁不住大笑,再三拜謝。六個字重新安排,原來是:"小處不可隨便。"

趣評:在投入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改變要素的組合方式來得到不同的結果。

知識鏈接

等成本曲線表示一個固定的總支出所能得到的各種投入品組合。

等產量曲線隻能說明生產一定的產量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投入要素組合方式,還不能說明哪一種組合方式是最優的。為了求最優解,就要考慮成本因素,即要看哪一種組合方式成本最低。為此,在等產量曲線圖上有必要再引進等成本曲線。

經濟學這樣說

等成本曲線是指在這條曲線上,投入要素x和y的各種組合方式,都不會使總成本發生變化。假定生產某種產品,使用兩種投入要素,其數量分別為x,y,投入要素x的價格是每單位500元,投入要素t的價格是每單位250元,總成本為1000元,那麼,它的等成本曲線C1的方程為:1000=500x+250y。在等成本曲線C1的任何點上,x和y各種組合的總成本均為1000元。同理,C2是總成本為2000元時的等成本曲線,其方程為:2000=500x+250y。在曲線C2的任何點上,x和y各種組合的總成本均為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