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燈泡需要幾個經濟學家--笑談市場萬能
內涵小笑話
問:換一個電燈泡需要勞駕幾位芝加哥學派的經濟學家?
答:一個也不需要。如果燈泡需要更換,市場則早已做好了。
趣評:市場是萬能的,"看不見的手"能使資源達到最合理的配置。
知識鏈接
市場萬能原本是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基本信條之一。人們認為市場是萬能的,認為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包括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在內的全部社會經濟生活,都受市場供給和需求的自發調節和支配,能實現社會資源的最佳配置,因而主張經濟自由放任,完全由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來調節經濟,而無須政府對經濟的幹預。所謂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是相對於老自由主義即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經濟自由主義而言的,它是當代右翼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是適應當代國家壟斷資本向國際壟斷資本主義轉變的要求而形成的一種理論思潮,一種思想體係和一套政策主張。
經濟學這樣說
盡管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是一個龐雜的體係,但就其主流學派的觀點而言,可以將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核心觀點歸納為三個"化"。即:一是"市場化";二是"自由化"或"非調控化";三是"私有化"。也可以說,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內涵具有市場化、自由化、私有化這樣三層含義。
所謂"市場化",是指市場是萬能的,市場經濟是一部能自動運轉的配置社會資源的萬能的機器。市場"化",就是生產要素、產品、勞務都商品化,全部經濟運行依靠市場機製自發調節。
所謂"自由化",就是反對一切政府幹預和宏觀調控,讓市場放任自由發展,認為充分的經濟自由是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在認為市場機製作用能形成一種"自然秩序"的同時,還認為個人自由是市場製度的保證和市場機製發揮作用的基礎,隻有保證個人的自由選擇權利,才能使經濟效益達到最高。新自由主義將市場規律的作用和個人自由主義奉為至高無上的信條。因此,新自由主義反對任何形式的國家幹預,反對任何形式的計劃,推行無政府主義經濟模式。
所謂"私有化",就是極力主張全麵的私有製,把資本主義私有製視為唯一合理的永恒的經濟製度。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全都是極力主張和推銷徹底的私有化的。他們認為,隻要實行生產資料私人所有製,就不能對私人的經濟行為加以限製,從而可以使個人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極大地提高經濟效益。而且實行私有製能夠自動實現經濟的均衡發展。他們認為私有製比公有製有太多的優越性,因而總是竭力反對公有製,視公有製為萬惡之源。他們的目標,總要使全世界的國家都實行私有製,使資本主義製度全球化、永恒化。
3000人以上不許侵略美國--笑談競爭規則
內涵小笑話
在一次製定美國憲法的會議上,有位議員說:"在憲法裏要規定一條:常規部隊任何時候都不得超過5000人。"
華盛頓平靜地說:"這位先生的建議的確很好。但我認為還要加上一條:侵略美國的外國軍隊,任何時候都不得超過3000人。"
趣評:競爭是以實力製勝,而不是靠談判和限製。
知識鏈接
市場競爭中的規則從來都是按照價值規律自發形成的,而不是約定的,同樣,它發揮的作用也不會因為限製而停下來。競爭中誰說了也不算,隻有市場可以決定一切。
經濟學這樣說
以餐飲市場為例。假設某地餐館林立,於是有飯店打價格戰,有飯店以次充好,有飯店服務縮水,此時,該不該出台政策減緩競爭激烈程度,甚至規定"以後食客數量必須增長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新增一家餐館"?
回答當然是否定的。因為,餐飲市場混亂、服務低劣,原因不在於競爭過度,而在於市場競爭不充分。由於競爭不充分,優者不能勝出,劣者不會淘汰,那些服務質量低劣的餐館也能苟且生存,這就使消費者享受了低劣的服務。如果此時再進行錯誤的歸因,亂開藥方,出台規定不準新的競爭對手加入,則是南轅北轍,最終不僅會降低效率,損害市場的成熟成長,還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隨著各種限製競爭的壁壘被逐步拆除,競爭激烈已成為當前眾多市場的共同現實。但不少人對此還缺乏理智和成熟:家電市場一打價格戰,"惡性競爭"就驚呼四起;二手車市場剛剛起步,"過度競爭"的標簽已經貼出,一些地方甚至把防止過度競爭列入政府工作範疇。這就提醒人們,對"過度競爭"要有正確的認識。
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行業出現競爭主體多、集中度偏低、企業規模小的現象,可以說是難免的。對此,市場競爭自己會逐步解決,而且產業競爭力、企業競爭力還會隨之提高。如果政府人為地去限製競爭,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法寶,競爭是社會進步的源泉。一個完善的市場經濟,不患競爭而患壟斷,不患充分競爭而患競爭不足。市場競爭猶如足球比賽,政府是裁判,球場中的企業是球員,隻要規則公平,執法嚴格,球員之間競爭越激烈,足球比賽則越精彩,觀眾"消費者"最終得到的利益也越多。對企業來說,可以抱怨競爭規則不公,卻不能設法不讓新的競爭對手出現以回避競爭。希望通過限製競爭來規範市場,不僅是幼稚的,也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