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6章 傾談(1 / 2)

待到劉備來尋趙雲和向天羽的時候,二人都已經醉得不輕,向天羽更是呼呼大睡起來,而趙雲雖然還沒醉倒,但也是暈暈欲睡,劉備見狀,隻好吩咐身邊的人好好照顧二人,好二人好生安歇,待醒過來時再與二人聊天敘舊。

向天羽一覺可是睡得極為長久,直到次日日上三竿時才醒來,他睜開眼,感覺頭還是有點痛,昨天喝得可真多,也真盡興。他爬起身子,看到武安國的身影正立在門口守護,不禁有些感動,這人還真是盡職。朝他道:“安國,現在什麼時辰了?”武安國聞聲忙走了進來,道:“大人,又快午時了。”向天羽一呆,道:“我睡了這麼久?”武安國道:“是,我去叫人來服侍大人洗漱。”向天羽跳下床,道:“快,我要去見趙雲。”武安國退出房門,未幾,幾名日常服侍向天羽生活的親兵進來,將水盆臉巾之物端了進來。向天羽匆匆洗漱畢,便去尋趙雲。

出了房門,帶上武安國,直奔趙雲的兵營駐地。武安國見他走得匆匆,邊跟邊道:“大人,和趙子龍談妥了嗎?”自是指一起伏擊曹軍之事。向天羽道:“昨日子龍已親口答允我了。嘿嘿!如今我正要找他商議細節。”武安國興奮道:“那實在太好了。”有了趙雲這支生力軍,勝算大增,再加上他的武力,就算對上典韋也不懼了。

來到趙雲軍營,恰巧劉備剛剛離去,向天羽見到劉關張三人背影,便立即尋了個地方將身藏起來,他可不想和劉備老是客套,免得又對上劉備那殷切的眼神。雖然他曾有過輔助劉備的想法,但那隻是為自己設想的一個退路,如今他身體無恙,就不用替自己找主子了,孔融雖然不怎麼樣,但自己總算是北海第一將,權勢日後自然會來,跟了劉備,永遠隻能排第三或四。

劉備這個時候來找趙雲,自然是來拉攏這員虎將,哎!劉備還真是拐人的好手,不過趙子龍跟了你,一生之中除了長板坡將個人勇武發揮至極致外,似乎在行軍打仗方麵,建樹並不多,白白浪費了趙雲的統軍之才。趙雲長於騎兵,善於突襲,又老持穩重,任何情況下都會非常冷靜,這正是戰將的最佳人選。可惜劉備一生都沒什麼騎兵部隊,趙雲的才能也就無法發揮,隻得屈居侍衛長之類的職位了。

待劉關張身影隱沒之後,向天羽才顯出身,到了門口,見到守衛都是精壯的北方漢子,不由點頭暗讚。就請守衛通報一聲,言向天羽及武安國到訪。守衛眼神略顯怪異地打量了向天羽一眼,便去通報趙雲。未幾,趙子龍親自出門來迎,隔得老遠就喊道:“天羽。”向天羽大喜,衝了進去,喊道:“子龍,我來看你了。”二人見麵,俱都嗬嗬一笑,向天羽道:“我醒來不見你,便知你已回營,昨日商量的事情今日我們再計劃計劃。”趙雲道:“好極,我也正有此意。”看了武安國一眼,道:“這便是安國兄了?”武安國行禮道:“小人正是武安國,見過趙統領。”趙雲這時候官職很低,隻是一名臨時統領,比向天羽的校尉還不如。這時候見武安國態度極為恭敬,心生好感,道:“武兄多禮了,叫我子龍便是。”武安國又是一禮,算是答應。趙雲頓了頓,瞧到武安國獨臂,似乎是想到什麼,道:“武兄可是當年虎牢關下與呂布大戰十數回合的武安國?”武安國臉上頗顯緬懷之色,似乎是想到了自己以前的風光,隔了一陣才答道:“正是小人。”趙雲臉露稱讚,道:“果然是條漢子。”對二人作了個請的手勢,將二人引到自己的住處。

趙雲、向天羽圍著桌子坐下,武安國執意站在向天羽身後。趙雲不免暗中將他和張飛關羽比擬,都覺得是那種對主極為忠心之士。趙雲道:“天羽欲伏擊曹操,必須解決一個難題,便是如何行軍,若不能搶在曹操前麵占據有利地形,伏擊就隻能失敗。”向天羽笑道:“英雄所見略同,我已打造運兵車,有了運兵車行軍再無難事,如今的問題倒是如何與你那兩千部下配合,請問你部有多少戰馬、兵士狀況如何?”趙雲眉毛一舒,亦笑道:“原來一切盡在天羽算計之中。這次公孫將軍援助玄德公兩千兵馬,大部分都是騎兵,行軍自然不成問題,至於兵士狀況,自然是個個驍勇善戰,騎射能力一流。”向天羽大喜,拍案道:“這在是太好了,中原缺馬,北方多馬,幸虧公孫伯珪這次算是大方,一下子派出兩千騎,有了這支生力軍,再加上常山趙子龍,曹操想不大敗都難呐!”趙雲哂道:“天羽可不能料想太高,也不能太小看曹操。”向天羽道:“那是,不過,曹操生性自負,絕料不到泰山險道會有伏兵,有了子龍這支騎兵,我就更有把握,甚至一戰生擒曹操。趙雲哦了一聲,道:“天羽竟有如此雄心壯氣,欲生擒曹操?”向天羽眸中奇光閃爍,道:“我所慮者,典韋也。到時候虎癡交由子龍來應付,曹操身邊,再無一人是我對手,擒拿曹操也就並非不可能了。隻要我們看準時機,籌劃得當,事情準當成功。”趙雲點了點頭,道:“天羽想怎麼做,我趙雲一概配合。”向天羽高興得拉著他的手道:“子龍此言深慰我心,我實在太高興了。若此功成,為大漢除此國賊,則徐州百姓的仇就報了。”趙雲感慨道:“是呀!能夠替徐州百姓報仇固然是好,但隻怕百姓日後的日子更加難過。”向天羽神色一怔,道:“子龍不必憂慮,百姓之所以困苦,徐州百姓之所以遭此厄運,皆因時當亂世,群雄並起,為奪地盤互相爭鬥,兵荒馬亂之下,豈有良生?所以,隻有早日統一天下,結束亂世,方能恢複太平,還百姓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