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90章 鹽(1 / 2)

武家這一頓飯吃得異常香甜,不單是因著幾女的廚藝了得更且是在三國時代第一次有在家吃飯的感覺,向天羽自拋棄二十二世紀的身份到了這兒,除了心中那股熱血之外,若是能多一份親情、友情,便不悔於當初的選擇了。

吃罷飯,廖化出城去尋魯肅、武安國他們,向天羽留二女在武家,自個兒去城中閑逛。他倒不是白逛,一半是為了等待魯肅、武安國進城,另一半是為了察看北海風土人情。來這兒這麼久,倒還沒有將北海所有街道逛遍過哩!

北海城人丁興旺,商漁業發達,十字交彙的主街上人影重重,好不熱鬧。他走在街上,倒有許多人識得他是向天羽,識趣的讓路。向天羽於路觀賞沿街店鋪,不時問問價格。他最關心的是鹽、米價錢。這兩樣東西,占去了民生大部,一個城池安不安穩,就看這兩樣價格合不合理。其時戰亂四起,帶來的是貨幣混亂以及物價高漲。向天羽即將治劇縣,心裏想著怎麼樣也得將一縣百姓治好了,給治下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局麵。

此時他停於一家鹽店門口,店上的牌匾上寫著‘興旺鹽店’四字,見有人光臨,而且氣貌不凡,掌櫃的急忙從幾名客人邊上趕了過來,定晴一看見是向天羽,趕緊笑容可掬道:“喲,這不是向校尉嗎!要買鹽麼,請隨便看,裏邊請、裏邊請。”說罷,作了個請的手勢。

向天羽邁過門框,在裝著鹽袋的木架上停住,看了看這些鹽的成色,眉頭一皺,道:“這鹽怎的如此顏色?鹽不應該都是白色的麼,怎的會是青色?”掌櫃的一聽,忙道:“校尉有所不知,這乃是粗鹽,是賣給普通人的,像校尉這樣的人物,自然要吃細鹽,且讓老兒拿來給校尉瞧瞧。”趁著掌櫃的拿細鹽的功夫,向天羽拿起一粒粗鹽嚐嚐,不禁蹙眉吐了出來,道:“味兒這麼苦,怎能下菜呢?”不一會兒,掌櫃的拿了一袋細鹽過來,向天羽一看,成色雖然比青鹽好了不少,但仍與後世的白鹽相差甚遠,遂失望般搖了搖頭,道:“這便是最好的鹽了嗎?”掌櫃的見向天羽仍不滿意,有些奇怪,道:“這已是北海最好的鹽了,不瞞校尉,便是整個大漢,也不見得有比這更好的了。”向天羽聽他這麼說,便笑了笑,道:“是嗎?我以前見過的鹽便比這好上百倍。”掌櫃的一聽,急道:“我們這可是席家產業,所有的鹽都是從都昌鹽田所出,乃是全國有名的大鹽田,整個青州吃的都是都昌鹽田的鹽呐!小老兒手上的鹽便是找遍大漢,除了蜀中所出,怕再也找不到可以與之媲美的了。校尉見過的是什麼樣的鹽呢?”說罷,滿臉的不可置信。

向天羽笑了笑,也不與他辯駁,而是用手指拈了點細鹽放嘴裏嚐嚐,點了點頭,道:“雖然仍差強人意,但也總算可以食用。”繼而歎了口氣,望著那幾袋粗鹽,道:“想不到眾百姓吃的便是這等食鹽。”這時,一名店內的客人,瞧其打扮,是一名普通的百姓,聽到向天羽的感慨,接口道:“校尉好心了,校尉有所不知,我等平時能吃到這種鹽已經不錯了,哪還敢有太多奢求。”此言一出,店內其餘幾名百姓紛紛附和。

向天羽道:“終有一天我要讓諸位都能吃上純白的細鹽。”說罷,一甩袖,折身而去。留下麵麵相覷的掌櫃和幾名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