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華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上麵東漢末年最鼎盛的時期大漢人口突破五千萬,這還是登記過的,那些黑戶加起來可能在六千萬以上。
但是到了三國末期,三國人口加起來也才千萬左右,人口減少了八成,也難怪後麵會出現五胡亂華的情況。
曹操不但難打,他的麾下還有大量的人才。
隨著做了這麼多年主君,秦華知道人才永遠是不嫌多的,也是永遠不夠用的,如果因為戰爭導致自己失去大量人才,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秦華決定使用懷柔的方式對付曹操等人。
各個諸侯的使者不斷進入長安城,除了袁尚等少數幾個強硬拒絕的,大多選擇了臣服,但也隻是口頭上的,並沒有絲毫的實際行動,他們的使者都要求保留自己主公的地位、領地和軍隊。
在這些千篇一律的回複中有兩個比較特別。
一個是袁譚,他希望秦華能夠助他擊敗袁尚,到時他就臣服。
還有一個張繡,他希望秦華能夠出兵擊敗劉表,幫他的叔叔報仇。
張繡甚至表示自己願意來長安為質,隻要秦華能夠遵守諾言。
不過在這之前秦華還有一個問題要處理,鮮卑人中出了一個英雄,他的名字叫做軻比能。
軻比能現在雖然還沒有統一鮮卑,但是勢力已經非常強大了。
他也看出大漢內部征伐不斷,這次袁紹百萬大軍南下,必然會對其他諸侯造成重擊,現在正是竊取利益的好機會。
所以這次鮮卑人在軻比能的帶領下一共出兵三十萬,韓遂在得到秦華五萬軍隊的支援下依然不敵,連續吃了幾次敗仗。
賈詡對鮮卑方麵的信息比較了解,他在收到並州的急報後倒是不著急。
對著想要出動大軍討伐鮮卑的秦華建議道:“鮮卑人這次隻是來占便夷,他們知道中原大亂,自以為有了袁紹作為盟友,就能肆無忌憚。現在這些人之所以還在並州,隻是因為不知道袁紹已敗。”
“文和的意思是隻需我告知他們袁紹已死,這些人就會自己退軍?”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鮮卑人是虎狼,他們這次出動三十萬人怎麼可能這樣輕易退兵。”
“那還不是要出兵麼?”
“是要出兵,但是不需要戰鬥。如今我軍糧草不濟,打下官渡之戰已經所剩不多了,無法支持長期作戰。主公隻需讓文遠將軍統兵五十萬前往並州,見到我大軍到來,以軻比能的見識,他必然知道這次占不到便宜,這時再將袁紹戰敗的消息告訴他,鮮卑人自然就會退兵了。”
“五十萬?”
秦華現在的正規軍也就三十幾萬而已,哪裏湊的出這麼多。
“此次隻是為了威嚇鮮卑人,並非真的打仗,主公可以將軍俘虜們編入軍中,五十萬綽綽有餘。還能借此將這些人收編。現在不同往日,隻是原來的秦軍已經不夠了。”
“如此就去辦吧。”
“對了,瘟疫的事情解決的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