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艾金夫妻做惡兒孫還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有話即長,無話即短。那艾金的兒子大的取名艾鮑,次的名叫艾福,與再來姐同年同月同日所生,但時刻略差,都到了十歲。艾金見再來姐的神情舉動同能氏再生無二,又素常聽見丈人說是他亡妻托生,就向他丈人說要定她續弦。他丈人是個窮莊家漢,見女婿於今是財主了,況女兒托生時原說還嫁艾家的話,那管他年紀大著四十多歲,滿口應承。到了十六歲,娶了過來,此時艾金五十餘了。且說這艾鮑、艾福先年小時還好,到了十二三歲時,就是兩條蠢牛。艾金若使喚他兩個,他兩個便橫眉豎眼,“我們不知道。”再叫狠些,他二人便喃喃嘟嘟的亂罵。艾金溺愛慣了的,隻裝不聽見。如是多次,越無忌憚。艾金或唬嚇要打,一跑無蹤,躲在鄰舍家空園中。艾金怕他兩個逃了遠去,便各處尋遍,方覓得回來。逢時遇節,叫他二人祭母親墳,他道:“我們不知道甚麼叫做母親,我們沒有見過。要上墳你上去,我們不去。”艾金強要叫他兩個去,他二人便跑去,不知去向,到晚方回。後來不但性子憊懶,又是吃酒,又賭錢,又行凶。他兄弟二人卻甚是和氣,獨同老子是冤家,常在背後道:“我同你甚麼父子?那一日我還要殺你呢。”那艾金明明聽見,自己既不能管,又舍不得送官處治,不由得心中竟隱隱有些害怕他二人。他兄弟見老子娶後娘進門,暗忖道:這個老頭兒作孽,這樣大年紀娶這樣個少年妖精。她同我兩個同年同月日,與我們正是對子。今既在一家,豈可錯過?他兄弟二人商議道:“俗語說,月裏嫦娥愛少年。姨娘嫁了這個老頭子,再沒有個不氣的。我們兩個齊心調戲她,管她姨娘不姨娘,後娘不後娘,你弄上了也不要偏我,我弄上了也不偏你,大家受用。”那艾金見兩個兒子十七八歲,長成兩條大漢,常向人誇道:“我行了一輩子的好事,陰上積了這一胞胎,生兩個好兒子。”外人知他乃郎的壞處,還隻是暗笑。惟有這再來姐獨看上這兩位賢郎,她心中常想道:“我這樣青春年少,正該同他兄弟兩個相配。怎爹娘把我嫁了這位老姐夫?如今無可奈何了。兩個外甥我雖明嫁不得,暗裏嫁他誰人管得?那尼姑下山的曲子道:男有心,女有心,那怕山高水又深。何況是一家住著,又沒旁人礙眼,他們既都有了私心,在那言語顧盼之中,也有許多騷態。
一日,艾金進城去買貨,艾鮑向兄弟道:“我看姨娘近來也像有些愛我們的樣子。今日趁老頭兒不在家,我去硬撞。我若上了手,你就接上。”艾福喜諾。艾鮑昂昂進姨娘房中,艾金床頭有防賊的一把短刀,他走去一下拔出來,惡狠狠劃刺一聲,往桌子上一摜,就上前將姨娘抱住,親了個嘴,便伸手去扯褲子,再來姐笑道:“短命鬼,你不過是要這樣罷了,冒冒失失,嚇我一跳。”艾鮑見她毫無拒意,抱到床上,脫去了下衣,再來姐雖嫁了多日,那艾金齒邁力疲,怎如這艾鮑少壯雄偉,今嚐此味,心喜非常,不多時,下來,艾福在門外張看,見哥哥完事,他忙忙進來,再來姐興尚未足,也便笑納,從此以後,他老子出去,他二人便來同再來姐作樂。這再來姐得他兄弟兩條健漢,視艾金如贅疣一般。
一日,艾金出去,他兄弟兩個走來同再來姐大弄。正在興濃,不想艾金撞進來。猛然一見,竟癡呆了。氣得大張著嘴,話都說不出。圓睜大眼,怒狠狠瞪著。再來姐著了急,忙把枕頭下那刀拔出,遞與艾福,道:“你不動手等甚麼?”艾福接過刀跳下就床。艾金見了刀,越走不動。方要叫喊,被艾福舉手劈麵一刀砍去,跌倒在地。艾福棄了刀,忙穿衣服。那艾鮑見他老子還在地下蹬腿,拾起刀,向喉下一勒,一個頭伶仃將斷。三人穿完了衣服,他兄弟上街買了一口薄皮棺材,將他老子屍首裝好,停在堂屋裏。將血跡洗得幹幹淨淨,然後走去報喪。也不念經,也不開吊。隻放了七日,就埋了。再來姐戀著他兄弟二人,不肯改嫁,隻說要守貞節。她父母不能相強,誰還來管他家的閑事?況且旁人見她不但是繼母兒子,而更是親姨娘外甥,哪裏疑她有禽獸內亂的事?他二人倒像再來姐的一妻一妾一般,夜間三人同榻,好生恩愛。不二三年,他兩個把家私賭得精光,連房子都輸了與人。他三人在後園中搭了一間小房子住著。
再來姐一夜夢見艾金渾身是血走到她跟前,道:“兩個奴才殺我,算一報還一報也罷了。我同你兩世夫妻,有何仇恨?你挑唆他們殺我,我如何饒得過你?”說了,就往她身上一撥。再來姐一驚醒了,卻是一夢。心中甚是憂疑,又不好向他兄弟二人說。隔了些時,忽然有孕。他二人著急,恐一時有人知道怎處,便往城中去買打胎的藥。走到半路上,遇著搖鈴的大夫,便問他有打胎的藥沒有。大夫說有,便買了些回來,與再來姐吃了下去。其應如響,肚子疼得要死,卻生不下來,喊叫不止。他二人著了急,艾鮑一把緊緊抱住,艾福一隻手捂住她的嘴,一隻手下力揉。約有兩個時辰,才把娃娃打下來,再來姐血暈而死。他們此時精窮,也無錢買棺材。那能老兒夫婦又死了,他哥哥是個大窮漢。艾鮑向他商議,他竟不管。兩個隻得在後園中挖了一個坑掩埋。挖下有三尺餘深,忽見兩副骸骨。他二人慘然道:“這不知是甚麼人的屍首,不要動他。”就將再來姐的屍首並那娃娃,同那二骸骨合埋了。他二人毫無所戀,商量道:“我們如今無穿少吃,站不住了。常聽得人傳說流賊們著實快活,金帛子女四處搶擄,無窮受用。我們把這園子賣幾兩銀子做盤纏,去投他們,豈不是下半世快樂?”二人主意議定,把園子賣與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