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主動出擊(一)(1 / 1)

開山鑿井,鋪路架橋,扶植農業,發展牧畜,仍是我們對農工作的幾個重點。這有專人負責。我和張飛負責的是訓練軍馬。劉備主導全麵工作。

劉備說,一個平原相不算什麼,這隻是個戲帽,和以前一樣,外麵的消息,我們一刻也不要忘記打探。

車子回報:

1,孫堅戰死。

2,孫策接管江東。

3,王允暗使美人計。

4,呂布殺死董卓。

5,李榷、郭汜禍害朝政。

6,曹嵩被殺,曹操發誓報仇。

7,曹操和陶謙交兵,陶謙將敗。

劉備對事件一一作出分析:

我們和孫堅有一麵之交,想不到這麼快他就會英年早逝,令人感歎。

2,不知尚還年幼的孫策和他父親的有勇無謀的性格是否相同。

3,一個女子勝過千軍萬馬,可笑又可歎,可悲又可憐。

4,呂布殺死他的第二個幹爹,這是狼子野心。

5,李榷、郭汜,小人暫時得誌。

6,陶謙也算德高望重,但疏忽大意,不該派遣小人保護曹嵩家小。他又年老體弱,失望多於希望,打起仗來,當然不是曹操的對手。

7,曹操名以上是報仇,實質上是想著占據徐州城。

車子補充回報:“主公,聽說玉璽現在孫策手上。”

劉備分析後,說道:“孫策和劉表來個一次生死之戰,看來玉璽就在孫策手上。隻是,為了一個玉璽死了可惜。”

“他私藏玉璽,死了活該!”張飛說。

“三弟,假如玉璽被你拾到,你會如何呢?”我問道。

“當然是交給大哥嘍!”

“你讓大哥怎麼做?”我接著問道。

“當然是放起來!”

“那你還埋怨孫堅?”

張飛嘿嘿笑起來,“應該姓劉的拿著嘛!”他像發現了新問題似的,又焦急問道:“大哥,這些消息對我們來講,沒有一點用啊!這些人跟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像李榷郭汜之流豈會長久!不久,朝廷一定會再次生變!再說,曹操和陶謙交戰,一定會有勝負,他們的地盤離我們不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兩位賢弟,可以做準備了。”

“我們去哪兒?”張飛伸著脖子問道,“去長安?”

“暫時還不能定,但平原我們一定要離開了。在這裏建立基業,遠不能攻,進不能守,一定要放棄。”

正議間,小校報來:一個自稱太史慈的壯漢送書信一封,請求拜見。

劉備要求張飛打開書信。由於信封粘貼的結實,張飛掂回來倒回去打不開,一怒之下撕起來,他把信皮兒撕得粉碎。書信內容為北海太守孔融遭到黃巾軍圍困,祈求救援。語氣極為誠懇,從內容來開對劉備更是崇拜有加。

書信看罷,劉備問我們怎麼辦。

“當然去救了!”張飛說道,“男子漢大丈夫豈有見死不救之理?”

我點點頭。

劉備嗬嗬笑了,“三弟啊,你讓我怎麼誇你呢?好,先見見這個人吧!”

小校傳話,要求太史慈進室議事。太史慈進見。

一看這小子的打扮,就可以看出此人具有一定的實力。劉備問道:“壯士何許人也?”

來人從容答道:“我乃太史慈,東海人,受孔太守之重托前來。孔太守素知將軍乃天下英雄,仁義卓著,特托我前來求救。”

劉備長籲短歎。“想不到孔北海竟然認識我一個小小的相令劉備!為感謝相知之情,劉備定親往援助!”

“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張飛說道,“三英戰呂布,天下誰人不知何人不曉?”

太史慈眼重臉闊,身寬體壯,從相貌來看,非同尋常。但我從劉備對他的反應來看(與對趙雲的態度大不相同),劉備不太喜歡這個人。從頭到尾,他既沒有拉住太史慈的手,也沒有和他共談人生的理想。這可能是他個人的感覺,或者說是種緣分在決定著這一切。

我們率領三千精兵進發北海郡。三千士兵相對少了些,但對付黃巾軍的殘餘力量還是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