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後問是誰惹怒陛下要殺之?
太宗說,殺魏徵!因為他“每廷辱我”。
長孫皇後悄無聲息退回後宮,穿上禮服再來見太宗。
他驚問其故,長孫皇後說:“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徵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賀!”
這一番恭維話,使太宗轉怒為喜。
他們的鶼鰈情深愛情,可謂眾人以效仿。
長孫無垢皇後很小時就知書達理,飽讀經書,仁孝儉素,已能盡行婦道,悉心事奉公婆,照顧太宗起居飲食,征戰八方,所謂得天下者,身邊背後都有一個賢惠淑德之妻,她品性懿德善愛,這點就可以知道我的苦難生死劫並非她為。
譯文;
①貞觀七年(公元633年),長樂公主(李麗質), 唐太宗嫡長女,母長孫皇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女。將要出嫁長孫無忌之子、宗正少卿長孫衝前,太宗以公主是皇後親生,特別疼愛,敕令有關部門所給陪送比皇姑永嘉長公主多一倍。
魏徵勸諫說:“過去漢明帝想要分封皇子采邑,說:‘我的兒子怎麼能和先帝的兒子相比呢?’均令分給楚王、淮陽王封地的一半。如今公主的陪送,比長公主多一倍,豈不是與漢明帝的意思相差太遠嗎?”
太宗覺得有理,進宮中告知皇後,皇後感慨係之:“我總是聽得陛下稱讚魏徵,不知是什麼緣故,如今見其引征禮義來抑製君王的私情,這真是輔佑陛下的棟梁大臣呀!
我與陛下是多年的結發夫妻,多蒙恩寵禮遇,每次講話還都要察言觀色,不敢輕易冒犯您的威嚴。何況大臣與陛下較為疏遠,還能如此直言強諫,陛下不能不聽從其意見。
於是皇後請求太宗派宦官去魏徵家中,賞賜給二十萬緡錢,四百匹絹,賜魏徵公宅之。
並且對他說:“聽說您十分正直,今日得以親見,所以賞賜這些。希望您經常秉持此忠心,不要有所遷移。”
②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歡的駿馬,平常放在宮中飼養。一天,這匹駿馬無緣無故突然死了。唐太宗大怒,要殺那養馬的宮人。
皇後勸諫說:“從前齊景公因為馬死而殺人,晏子當著齊景公的麵列出養馬人的罪狀,說:“你把馬養死了,這是第一條罪狀;你養死了馬而使國君殺人,老百姓聽說了這件事後,一定怨恨國君,這是你的第二條罪狀;其他諸侯知道後,一定看不起我國,這是你的第三條罪狀。”
齊景公聽後便免了養馬人的罪。陛下您讀書曾經讀到過這個故事的,難道忘了嗎?”
唐太宗聽了皇後這番話怒氣就消了,他對大臣房玄齡說:“皇後用平常的故事來啟發影響我,確是很有益的。”
③太宗曾得到一隻好鷂鷹,將它置於臂膀上玩耍,遠遠望見魏徵走過來,便藏在懷裏;魏徵站在那裏上奏朝政大事,故意很久不停下來,鷂鷹最後竟死在太宗的懷裏。
④長孫皇後還時常在唐太宗盛怒之時保護朝中的功臣不受責罰,貞觀二年十月,太宗也有按捺不住的時候,有一次唐太宗下朝回宮後,勃然大怒道:“我以後要找機會一定殺了這個鄉巴佬!”
長孫皇後問是誰惹怒了陛下,唐太宗回答說:“魏征經常在朝堂上羞辱我。”
於是長孫皇後便立即退下,換上朝服站在庭院內向丈夫表示祝賀,唐太宗驚奇地問自己的妻子這是為什麼。
長孫皇後則笑著答道:“我聽說君主開明則臣下正直,如今魏征正直敢言,是因為陛下的開明,我怎能不祝賀呢!”
於是唐太宗便轉怒為喜,而以諫臣著稱的魏征也免於了一次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