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相信自己:我能行,我自己,我成功了(3 / 3)

“我幹一小時活,掙五元工錢。”第二個瓦工答道。

行路人又稍向前走了幾步,來到第三個瓦工麵前,提出相同的問題,第三個瓦工仰望著天空,以富有幻想的表情凝視著遠方,答道:“我正在修建一座大教堂。建造一座對本地區產生巨大精神影響的、能夠與世長存的教堂。”

多年以後,起先的兩個瓦工庸庸碌碌,無甚作為,還在砌牆,而第三個瓦工則成了一位享譽世界的建築工程師。

對於人生而言,在確立目標之前,你不會向前邁進半步。沒有目標的人,隻能在路上不斷地徘徊,就像拉磨的驢子,結果隻能是漫無目的的生活。

早期的登月人埃溫德·奧爾德林在登月成功後,曾一度精神崩潰。事後他在一本書中寫道,導致他精神崩潰的原因是他忘了登月之後仍然要活下去。登月,人類多少世紀以來的夢想,在他手裏實現了,人生到此還能有什麼追求呢?失去生活的目標,正是他無法生活下去的原因。

鬆下幸之助將“鏟除貧窮,促使人類過上富裕生活”作為自己事業的目標。為此,他提出“自來水”哲學,即大量的工業生產使商品像自來水一樣,自然就可以解除貧困和物資匱乏。根據這一想法,他為生產者訂出了250年達到的目標,並將250年等分為25年為一個階段的十個階段。他又將第一個十年作為自己必須克盡責任的時期,並把25年劃分為三個時代,即建立時代十年,活動時代十年,貢獻時代五年。

正是鬆下幸之助訂出了層次分明的目標,鬆下公司到現在也未曾為自己的前進方向混亂過。一個人也一樣,重要的問題不在於你原先在哪裏,現在在哪裏,而在於現在要走向何處。

把夢想提升起來

一個夢想大的人,即使實際做起來沒有達到最終目標,可他實際達到的目標都可能比夢想小的人的最終目標還大。所以,夢想不妨大一點,這可謂是人生的哲學。

把你的夢想提升起來,接受夢想的牽引吧!記住,現實生活中,往往是心有所想才有所成的。

英國有兩兄弟,老大想到北極去,而老二隻想走到北愛爾蘭。有一天,他倆從牛津城出發。結果倆人都沒有到達目的地,但老大到達了北愛爾蘭,而老二僅僅走到了英格蘭北端。

一個具有崇高生活目的和思想目標的人,毫無疑問會比一個根本沒有目標的人更有作為。有句蘇格蘭諺語說:“扯住金製長袍的人,或許可以得到一隻金袖子。”那些誌存高遠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遠遠離開起點。即使你的目標沒有完全實現,你為之付出的努力本身也會讓你受益終生。

幾年以前的一個炎熱的日子,一群人正在鐵路的路基上工作,這時,一列緩緩開來的火車打斷了他們的工作。火車停了下來,最後一節車廂的窗戶打開了,一個低沉的、友好的聲音響了起來:“大衛,是你嗎?”大衛·安德森——這群人的負責人回答說:“是我,吉姆見到你真高興。”於是,大衛·安德森和吉姆·墨菲——這條鐵路的總裁,進行了愉快的交談。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愉快交談之後,兩人熱情地握手道別。

大衛·安德森的下屬立刻包圍了他,他們對於他是墨菲鐵路總裁的朋友這一點感到非常震驚。大衛解釋說,二十多年以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在同一天開始為這條鐵路工作的。

其中一個人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問大衛,為什麼他現在仍在驕陽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成了總裁。大衛非常惆悵地說:“二十三年前我為一小時兩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是為這條鐵路而工作。”

美國潛能成功學大師安東尼·羅賓說:“如果你是個業務員,賺一萬美元容易,還是十萬美元容易?告訴你,是十萬美元!為什麼呢?如果你的目標是賺一萬美元,那麼你的打算不過是能糊口便成了。如果這就是你的目標與你工作的原因,請問你工作時會興奮有勁嗎?你會熱情洋溢嗎?”

夢想越大,成就越高,人生真的是夢做出來的。越是卓越的人生越是夢想的產物。可以說,夢想越高,人生就越豐富,達成的成就越卓絕。夢想越低,人生的可塑性越差。也就是慣常說的:“期望值越高,達成期望的可能性越大。”

把你的夢想提升起來,它不應該退縮在一個不恰當的位置,接受夢想的牽引吧!

用讚美給自己心靈注入陽光

讚美就像照在人們心靈上的陽光,能給人以力量,沒有陽光,我們就無法正常發育和成長。讚美能給人以信心,沒有信心,人生的大船便無法駛向更遠的港灣。

上班的路上,看見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自己年幼的兒子在門口練習走路。當扶著媽媽的手時,小孩便大膽的往前邁步,可當媽媽把手拿開時,他便站在那兒不敢往前邁步。孩子的媽媽沒有去扶他,而是蹲在前麵不遠處一個勁地說表揚他的話:“寶寶真厲害,寶寶一定能走過來……”

我心想孩子那麼小,怎麼懂得啥話好聽,這一招肯定不管用。誰知過了一會,那小孩居然真的在媽媽的鼓勵下向前邁出了小腿,晃悠悠的走了幾步,然後一下子撲到母親懷裏。

“寶寶真棒。”年輕的母親又不住地讚美著自己的兒子。孩子“咯咯”地在母親的懷裏笑著。

年輕媽媽的幾句讚美的話,竟能鼓起那麼小的孩子的勇氣,有了媽媽的稱讚與鼓勵,小孩將走得越來越遠,大人又何嚐不是如此啊,大人又何嚐不需要讚美啊?

馬克吐溫說:“隻憑一句讚美的話,我可以多活三個月。”人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讚美,讚美是一種肯定,一種褒獎。工作中聽到領導的表揚,我們幹活便特別帶勁;生活中聽到朋友的讚美,心情舒暢好幾天。

讚美就像照在人們心靈上的陽光,能給人以力量,沒有陽光,我們就無法正常發育和成長。讚美能給人以信心,沒有信心,人生的大船便無法駛向更遠的港灣。

渴望得到別人的讚美畢竟不如自己讚美自己來得容易。既然我們需要讚美,既然讚美可以讓我們更上層樓,催我們奮進,那就讓我們學會讚美自己吧!當自己考了個好成績,或是寫了一篇好文章,不妨讚美自己幾句,為自己喝彩,為自己叫好。不!不需要說出口,不需要任何人的分享,隻要一個會心的微笑,隻要心靈的一點點波動,這時你就能體會到擁有成功的喜悅,這不僅是對自身的欣賞和肯定,更是對未來的追求和希望,更是用自信再次揚起人生的帆船。不!這也不是自我陶醉。在飛梭似的人生裏留下一絲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不要用手去摸,不要用眼睛去看,隻要用心去感觸,體味一個真實的自己,那一點成功就是自身價值的體現。隻要那麼一瞬間,你便可以看到前途的光明,看見世界的美好。

一個喜歡棒球的小男孩,生日時得到一副新的球棒。他激動萬分地衝出屋子,大喊道:“我是世界上最好的棒球手!”他把球高高地扔向天空,舉棒擊球,結果沒中。他毫不猶豫地第二次拿起了球,挑戰似地喊道:“我是世界上最好的棒球手!”這次他打得更帶勁,但又沒擊中,反而跌了一跤,擦破了皮。男孩第三次站了起來,再次擊球。這一次準頭更差,連球也丟了。他望了望球棒道:“嘿,你知道嗎,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擊球手!”

後來,這個男孩果然成了棒球史上罕見的神擊手。是自己的讚美給了他力量,是讚美成就了小男孩的夢想。也許有一天,我們能像小男孩一樣登上成功的頂峰,那時再回首今天,我們會看見通往凱旋門的大道上,除了腳印、汗水、淚水外,還有一個個驛站,那便是自己的讚美。也許有一天你會贏來無數的鮮花和掌聲,但你會發現,隻有自己的讚美才是最美最真實的!

走好心靈的獨木橋

如果我們在通過心靈的獨木橋時,能夠忘記背景,忽略險惡,專心走好自己腳下的路,也許我們就能輕鬆愉快地快步到達目的地。

弗洛姆是美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一天,幾個學生向他請教:心態對一個人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他微微一笑,什麼也不說,就把他們帶到一間黑暗的房子裏。在他的引導下,學生們很快就穿過了這間伸手不見五指的神秘房間。接著弗洛姆打開房間裏一盞燈,在這昏黃如燭的燈光下,學生們才看清楚房間的布置,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原來,這間房子的地麵就是一個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裏蠕動著各種毒蛇,包括一條大蟒蛇和三條眼鏡蛇,有好幾隻毒蛇正高高地昂著頭,朝他們“滋滋”地吐著信子。就在蛇池的上方,搭著一座很窄的木橋,他們剛才就是從這座木橋上走過來的。

弗洛姆看著他們,問:“現在,你們還願意再次走過這座橋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作聲。

過了片刻,終於有3位學生猶猶豫豫地站了出來。其中一個學生一上橋,就異常小心地挪動著雙腳,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個學生戰戰兢兢地踩在小木橋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著,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個學生幹脆彎下身來,慢慢地趴在小橋上爬了過去。

“啪”,弗洛姆又打開了房內另外幾盞燈,強烈的燈光一下子把整個房間照耀得如同白晝。學生們揉揉眼睛再仔細看,才發現在小木橋的下方裝著一道安全網,隻是因為網線的顏色暗淡,他們剛才沒有看出來。弗洛姆大聲地問:“你們當中還有誰願意現在就通過這座小橋?”

學生們沒有做聲,“你們為什麼不願意呢?”弗洛姆問道。“這張安全網的質量可靠嗎?”學生心有餘悸地反問。

弗洛姆笑了:“我可以解答你們的疑問了,這座橋本來不難走,可是橋下的毒蛇對你們造成了心理威懾,於是,你們就失去了平靜的心態,亂了方寸,慌了手腳,表現出各種程度的膽怯——心態對行為當然是有影響的。”

其實人生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在麵對各種挑戰時,也許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勢單力薄、不是因為智能低下、也不是沒有把整個局勢分析透徹,反而是把困難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徹、考慮得太詳盡,才會被困難嚇倒,舉步維艱。倒是那些沒把困難完全看清楚的人,更能夠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