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六十七章一曲箜篌引人心(2 / 2)

沈傾嬈落座後觀賞歌舞,沒有注意到容妃的憎恨和惱意,也不知道自己又多了一個潛在的敵人,感覺有一道目光在注視她,偏頭一看,原來是貴妃蕭秋水,真是不到黃河不死心呐,那她不回一點禮豈不是壞了規矩……

“有舞花垂,有戲鳳曲,咱們貴妃娘娘作為有美不知有何高超技藝,不如讓臣妾等開開眼?”座下有人開始起哄,看不慣她這狐媚樣子奪了皇帝,一個個變著法子來給她添堵,最後得利的還不是蕭貴妃,還真以為她傻到連這個也看不透?永遠不要低估女人嫉妒心,一旦發起瘋來女人才是那最不要命的存在,沈傾嬈從來不忽略這一點,步步謹慎,步步為營。

目光帶著幾許閃朵的回話,“既然如此,那……那臣妾就獻醜了。”

箜篌是十分古老的彈弦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製。後來箜篌引起了帝王沉迷,為了矯正帝王以致慢慢消失,隻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大量演奏圖像中所繪的豎箜篌和保存的漆箜篌和螺箜篌殘件看,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

鳳首箜篌形製似與豎箜篌相近,又常以鳳首為裝飾而得名,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軫,又杜佑的《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軫。有軫或無軫的圖像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鳳首箜篌自印度傳入後,用於隋唐燕樂中的印度樂,至宋代隋煬《樂書》中仍繪有當時存在的多種形製的箜篌,明代以後失傳。

沈傾嬈準備彈奏的正是二十三弦鳳首箜篌: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縱橫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叫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箜篌有一種唯美的悲劇性情調,出乎天然,以至於在她離世的歲月裏,人們也常常會在某種追憶往昔的夢幻意境中提到她。廣闊華麗的唐詩,精雕細琢而渾然天成,空靈純美又不失大氣。箜篌象征著世界性的鳳凰文化,“鳳,神鳥也……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於四海之外,過昆侖,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太平。”好一個“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於四海之外”。最有意味的是厭惡箜篌的儒教文化附會鳳凰曰:

“……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天下安寧,盛世之音。其千古不滅的生命力是什麼呢?是能浴火而重生的鳳凰之魂。

沈傾嬈素手撥動著弦,箜篌比之古箏,聲聲多了一份淒美,含蓄的古箏顯然漸漸不能滿足人們的追求,華麗的箜篌散發出奪目的光彩。

蕭秋水一口銀牙咬碎,本以為她不會有什麼出眾的表演,女子所擅長的無非是琴書畫舞,笛蕭箏竽,再不然也就是歌聲動人琵琶反彈,誰知道這個賤人居然會彈這麼難的箜篌,打探的人並沒有說她要表演什麼,真是防不勝防。

玉心湄眼裏的讚歎更盛,不愧是她看上的人,聽說她曾在南止一畫驚人,還曾與公子莫念合奏《鳳求凰》,這樣身懷百技的奇女子這小小的北丘怎麼能留住她?

“妖嬈不愧是南止公主,朕已經很久沒有聽過箜篌聲了,妖嬈師承何人?”墨應肅饒有興趣的問道。

師承何人?沈傾嬈嘴角不禁浸起一抹哭笑,前世隻因赫連玨一聲讚歎,箜篌是妙物,天籟之音,她彈破手指隻換來他一句,糟蹋!糟蹋!她為了他苦苦求學,隻得一句糟蹋,現在赫連玨和她已經沒有關係了,心裏也沒有那種鈍痛感了。

沈傾嬈溫婉含笑,“臣妾師承何人實在不方便吐露,師父隱匿多年臣妾不想再用師父名諱擾他清修,望陛下恕罪。”

明明不想再阿諛奉承,偏偏還要裝出一副歡喜的樣子,她自己都惡心自己。

“陛下自然不會怪罪,不知本宮是否有這個臉麵請貴妃教授晚兒箜篌?”皇後一臉賜教的模樣,一切還是要看沈傾嬈樂不樂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