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劉寅之死2(1 / 3)

第八十章劉寅之死2

林渺依然在梟城,同一天,他收到了兩封信。

一封是小刀六寄入關內的,告之其與呼邪單於交好,將與匈奴做生意,並附有呼邪單於欲與梟城、信都交好的文書。

這確實是一件讓人振奮的事,便連林渺和任光都不得不佩服小刀六。

誰不知道呼邪單於最恨的便是漢人,但小刀六卻能與呼邪單於搭上關係,真不知還有什麼人是不能與小刀六發展生意關係的。

林渺還知道小刀六這次前往大漠,還收服了幾支馬賊,沿途更受到了許多小部落的歡迎,便是在南匈奴之中,也是極受歡迎的客人。因為小刀六的飆風騎為呼邪單於打了一次大勝仗,更將天機弩的威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飆風騎的威名確實已響遍整個大漠,其作戰能力之強,幾讓呼邪單於驚羨不已。因此,小刀六便成了呼邪單於的貴賓,成了匈奴都要巴結的對象。

小刀六確實是春風得意,匈奴的各大部落的酋長競相交結,這也給他帶來了無限的商機。

匈奴人豪爽,如果認定了你,便是極誠懇,因此,在大漠,小刀六比在中原還要得心應手,是以,為耿況準備數千匹良馬根本就不是問題。

林渺還收到了劉寅的第二封信。

這封信來得好快,快得讓林渺的心情有些沉重。

直覺中,林渺感到他預測的事情將要發生,心中的陰影也越來越重。

劉寅沒說劉玄召他相見的事,而是說,如果他有什麼不測,那麼舂陵劉家便要靠林渺了,而且還說將琦琪等人托負給他。

這讓林渺有點意外,這信為什麼不是給他二哥劉仲,而是他呢?

另外一個問題,也同樣讓林渺無法釋懷,劉寅這是托孤嗎?舂陵劉家可不隻有他這個自小生長在外還未曾認祖歸宗的野小子,至少,還有一直以劉秀之名存在的劉仲,就算是托孤也輪不到他。

“難道劉仲也會出事?”林渺心中想,於是他決定要去舂陵一趟。

無論劉寅和劉仲會發生什麼,他都必須去舂陵,因為他乃是真正的舂陵劉家的後人,更是名副其實的劉家老三劉秀。

林渺還知道,“光武”這個名字是武皇劉正給他取的,自小就對他寄予了厚望。

“光武”,顧名思義,便是要恢複漢武皇帝劉徹全盛之時的大漢王朝。

這是一個絕對有分量的名字,是以,劉仲用了這個名字十數年,卻不敢在最後占有它,還得恢複自己的名字,就是因為劉秀之名乃是武皇劉正所取。

在劉家,沒有人敢冒犯武皇劉正,沒有人不尊重武皇劉正,也正因為武皇七破皇城,殺寒了王莽的膽,才使王莽雖得天下,卻不敢殺戮劉家之人。

沒有人會不明白,這是因為武皇劉正的存在。

因此,武皇劉正不隻是武林的一個神話,更是漢室江山和劉室子孫的一個神話,即使是劉正信口取的一個名字,在劉室子孫之中,也絕不也有人隨便占用和取同樣的名字,這是對武皇的一種尊敬。

林渺就是劉秀,字光武,這是他的榮幸,因為這是武皇劉正為他取的,沒有人敢隨意冒犯這個名字。

所以,林渺必須去舂陵,去認祖歸宗!

今日的林渺已不是昔日的林渺,動一發而牽全身,他已是十數萬軍民的最高統帥,每一個小小的錯漏都會影響到這十數萬人的生死。

林渺不是莽撞之徒!

也許在一年前,林渺還有點莽撞和任性,但一年後的今天,這一切卻是不可能再發生了,他已經不是未曆江湖的混混。

此刻,沒有人敢說林渺是混混,也許,在某些行為之上仍有點無賴的習氣,但那絕不是冒失,而是手段。

梟城也不是昔日的梟城,已經到了極盛之時,昔日的外城成了今日的內城,各路的商販都趕趟兒似的擠向梟城和信都。

這些商販大多都是來自中原,因為他們知道,梟城和信都都有絕對上乘的北方貨,更多的是來自漠北和長白山的寶貝,而這是在中原求之若渴的東西。

來這裏的有大商賈,有小商販,當然,也有許多是探子,還有大量來梟城這片樂土開荒的難民。

這使梟城和信都成了大漠與中原連接的樞扭,其經濟自然以無法估計的速度繁榮起來。

這讓王校軍眼紅,讓大槍義軍也眼紅,但是王校軍根本就不敢輕迎梟城之鋒芒,此刻梟城的銅馬軍可不是昔日的銅馬軍,其作戰力之強,讓王校心寒。

當然,並不隻有梟城軍的力量,還有信都數萬大軍在虎視眈眈,任何想打梟城主意的人,便不得不考慮清楚,自己所要對付的是些什麼人。

梟城城主林渺,更是天下炙手可熱的人物,其善戰更是天下聞名,以數千伏牛山的義軍擊潰王邑的十萬中軍,自百萬大軍的圍困之下解救出昆陽。

百餘年來,天下從未有比這更經典的戰役,除兩百年前一代天驕韓信用兵達到了如此境界之外,誰能有這般威勢?最多也隻有西楚霸王項羽有過破釜沉舟的經典可以與之相比。因此,誰欲攻打梟城,還要問問,身邊有沒有像嚴尤那般名將。

王校雖妒,卻也並不是沒有撈到好處,至少,林渺與白善麟的做法,使王校軍也自梟城繁榮的生意網中獲取了不少的利益,這比以前要好多了。

馮逸飛多多少少還是有點感激林渺,而軍師段讓更力舉與梟城結盟,以期分享更多的好處。

當然,五當家黃憲卻反對段讓的提議,因為他認為梟城軍不可靠,若結盟,他日隻怕會被林渺吃掉整個平臨城。

馮逸飛一時也沒主見,但至少,他不會與梟城為敵,也不想梟城變得冷清,這也關係到他平臨城的利益。

林渺心中自然很明白這一切,所以,他才敢在這種時候離開梟城而去舂陵。

再過一段時間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現在王郎的勢力雖強,但北上的勢頭卻被馬適求的義軍頂在巨鹿。

馬適求的義軍有梟城與信都的支持仍可以撐上一段時間,所以林渺也並不擔心南麵的王郎。

東麵乃是義兄任光的信都軍,更不用擔心,北麵則有大哥吳漢在漁陽的兵力,和上穀的耿況。

耿況乃是耿純的兄長,所以,耿況隻會與梟城和信都交好,自不會威脅到梟城的發展。

梟城處於西北王校、北麵上穀、東麵信都、南麵巨鹿之間,確實占了地利、人和,加上天時,因此,正合林渺韜光養晦的策略。

這一點連林渺都感慶幸。

“大司徒!”馬武大步橫於劉寅身前,阻住劉寅步向禁宮的路。

“馬將軍為何擋我去路?”劉寅訝異地問。

“大司徒!”馬武神色有些古怪,卻不無忿然之色地欲言又止。

“將軍有何話不妨直說!”劉寅惑然。

“末將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馬武深深地吸了口氣道。

“但說無妨!”劉寅神色微變。

“大司徒本可以不用回來的!”馬武咬咬牙,似乎決定了什麼道。

劉寅神色微緩,頓時明白馬武的意思,心中禁不住有些感動。馬武確實是他比較欣賞的人之一,當日憑五千戰士死守淯陽月餘未失,這才能有綠林軍反敗為勝的戰機,此人確實是個了不起的將才。

“將軍的心意,劉寅知道,但有些事情並不隻是個人的臆斷便可以決定的。做人,但求無愧天地,我為何不能回來?”劉寅說著,笑了笑又道:“以馬將軍之才,將來必是我大漢的梁柱,好好珍重!”

“大司徒!”馬武又叫了一聲。

劉寅心中暗歎,道:“我意已決,將軍請回吧!”

馬武的目光絲毫不移,堅定地對視著劉寅,半晌才深吸了口氣,懇然道:“大司徒是我馬武最敬佩的人,跟大司徒一起作戰的日子也是我馬武最痛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