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獻可替否,轉移重心
有一個成語叫“獻可替否”,意思是建議可行的方法,廢止不可行的方法。女人在麵對他人的請求時,也可以采取獻可替否的方法來拒絕別人。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有人請你明天借車給他,你明天正好要用車,沒法答應他,那你可以說:“明天不行,要不後天吧!”表麵上拒絕了人家,實際上還是答應了,隻不過,你答應借車給人家的時間改變了,換在了你方便的時候。
事實上,獻可替否拒絕法,本質上並不是拒絕,它不過是拒絕了別人的請求,但是你又以另一種方式給予對方幫助。因為一般人都有一種補償心理,如果你想的辦法不是很理想,如果你給予別人的幫助不能完全解決對方的困難,但是你已經盡力了,你就會感到滿足,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你內心的不安感。當然,如果你提供的辦法幫助別人圓滿地解決了問題,那麼別人會感到滿足,你會感到更加滿足。
王琳和李麗是好朋友。一天,王琳找到李麗,請她幫個忙,因為她上班的時候被領導性騷擾了,她想找李麗一起,去報複一下領導。怎麼報複呢?王琳買了一把很鋒利的刀子,準備將領導的車胎紮破,將領導的車劃掉。
李麗了解事情原委後,心中很明白:盡管那個領導不是好東西,應該受到懲罰,但如果感情用事,去故意損害他的車子,那是不道德的,也是觸犯法律的。因此,她不想答應王琳,但也不想拒絕她。於是,她腦瓜子一轉,想了一個辦法。
“要不這樣吧,你明天上班的時候,記得把手機開成視頻錄製,偷偷放在你的辦公桌的某個角落,如果你的領導來騷擾你,就會錄下他不良的罪證,到時候,你拿著視頻,直接找老板討說法,甚至可以直接起訴你的領導,告他性騷擾,這種方式更能懲罰他,你覺得怎麼樣?”
王琳想了想,說:“這個辦法很好,如果他的行為被錄下來,我要讓他直接丟掉飯碗,那我明天試一試!”
在這個例子中,李麗聽了王琳的請求,並沒有感情用事地答應,更沒有毫不留情地拒絕,而是采取了獻可替否的辦法,給王琳獻上一計,這個計策既避免了王琳用違法的方式報複領導,又可以更好地維護王琳的權利,從而使問題得到圓滿的解決。假如李麗不這樣做,而是滿口答應幫助王琳去報複,一旦被抓就可能會發生悲劇,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
獻可替否的拒絕法相對於任何一種拒絕方法,都顯得人情味十足,它給人的感覺就是:雖然你沒法幫助我,但是你卻在支持我、關心我、重視我。因此,總能給人溫暖的感覺。尤其是在他人遇到困境時,急需幫助的時候,你雖然無法把別人從困境中拉出來,但是你站在不遠處陪著他、安慰他、鼓勵他,同樣能帶給對方力量。著名影星吳孟達身上就有過類似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