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推托其辭,含糊回避
在拒絕他人的各種方法中,有一種方法是最不“厚道”的,那就是敷衍拒絕法。為什麼說它不厚道呢?因為它含糊其辭,模糊回應,無限拖延,讓人非常不爽。試想一下,如果你讓人還錢,對方卻說:“過幾天就還。”“等我有了一定還你。”你會不會很惱火呢?因為過幾天是個模糊的概念,到底過幾天呢?等有錢了一定還,可什麼時候才有錢呢?
雖然被人用敷衍法拒絕的自慰是不好受的,但有時候麵對他人的請求時,我們又不得不采取敷衍拒絕法回應別人。沒辦法,我們也是為了自我保護,所以,該運用此法時還需用。那麼,什麼時候適合采用敷衍拒絕法呢?
一般來說,在不便明言回絕的情況下,適合采取敷衍拒絕法。這種方法如果運用得好,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拒絕效果。比如,有一次,莊子向監河侯借貸,監河侯敷衍道:“好!再過一段時間,等我去收租,收齊了,就借你300兩金子。”
監河侯采用的就是敷衍拒絕法,他的拒絕很有水平,不說不借,也不說馬上借,而是說過一段時間,等收租了再借。這句含糊的話包含了三層意思:一是目前我沒有,當下不能借給你;二是我也不是富人,我要去收租;三是過一段時間不確定,到時候借不借再說。
莊子聽了這話,心裏很明白對方在拒絕自己,但也不會怨恨什麼。因為監河侯並沒有說不借給他,隻是過一段時間再借,還是有希望的。
一般來說,敷衍拒絕法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1)推脫其辭
在不便明說的情況下,推托其辭是比較明智的策略。比如,有人請你辦事,假如你是領導之一,你可以說:“這件事我做不了主,我們單位是集體領導,像你這種事,要大家討論才能做決定,不過,你這件事恐怕很難通過,你還是別抱太大的希望,如果你堅持的話,那要等大家討論之後再做決策,我一個人說話不算數。”
這就是典型的推托其辭,把矛盾引向其他的地方,意思是:不是我不幫你辦,而是我辦不了。聽了這樣的話,一般人都會打退堂鼓,會說:“既然這樣,那就算了,我也不難為你了,以後再說吧!”
(2)轉移話題
轉移話題,答非所問,揣著明白裝糊塗,這也是典型的敷衍拒絕法的一種形式。比如,甲對乙說:“這件事你能不能幫幫忙?”乙卻說:“真不好意思,我明天要去出差。”乙沒有針對甲的提問做出回答,而是轉移話題,將話題從對方的求助轉移到與之無關的出差上。難道乙沒聽清甲在說什麼?當然不是,乙這是在故意轉移話題,表達拒絕之意。
轉移話題的敷衍方式,也有這樣的特點:它既不說“是”,也不說“否”,隻是擱置此時,轉而議論其他事。比如,有位推銷員挨家挨戶地推銷鬧鍾,當他叩開一位主人的家門時,他說:“尊敬的女主人,您應該買一個鬧鍾,這樣早上它就可以叫你起床了。”女主人回答說:“我的丈夫每天都會叫我起床。”這位女主人就是采取轉移話題的辦法拒絕推銷員。
(3)含糊其辭
含糊其辭,很好理解,就是不說一個確切的數額或時間,比如,朋友找你借錢,你可以對他說:“現在真的沒錢,過段時間我借一些給你。”過段時間是什麼時候、借一些是借多少,這個你都沒有說明,是很含糊的概念。對方如果是聰明人,一定會聽出你話裏的意思,而不會強人所難了。
(4)拖延時間
還有一種敷衍拒絕法的形式是通過拖延時間來表達拒絕。比如,當別人向你提出請求時,如果你能做到,你可以答應別人,如果你做不到,或你不想幫忙,你可以對他說:“嗯,讓我想想辦法吧,能不能辦成,我都會盡快給你一個回音,你看怎麼樣?”過了兩天,你可以給對方打個電話,告訴對方一聲:“真的很抱歉,我試過了,沒辦法幫你。”這樣至少表明你盡力了。
拖延時間的另一種方式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把時間往後推。比如,有人邀請你去他家玩,或要求你請客吃飯,而你不想這麼做,你可以說:“要不過幾天吧,這幾天比較忙!”過幾天了,對方又重提此事,你又說:“再等等,著什麼急嗎?過幾天閑下來再請你吃飯。”這樣拖延幾次之後,對方肯定會知趣地不再提此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