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鍾後,梁萬俊駕駛的飛機出現在機場上空。誰都清楚,降落機會隻有一次。

13時43分,隨著一聲“準備降落”,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梁萬俊操縱飛機對正跑道,風馳電掣般撲向跑道,以超出常規70公裏的速度落地。刹車!放傘!巨大的轟鳴聲中,輪胎刹爆,飛機拖出兩道長長的輪印。最終,飛機在距離跑道盡頭300米處穩穩停住!

梁萬俊創造了一個奇跡,這是一個世界飛行史上的奇跡。事後有人問梁萬俊:“為何選擇迫降,而不是跳傘逃生呢?”梁萬俊說:“人在最關鍵的時候,要保住最重要的東西!”

生命隻有一次,誰都會珍惜,飛機試飛員也是一樣,但既然選擇了這樣一條探索未知的道路,肩上承擔的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使命。害怕未知、害怕風險的人做不了試飛員,試飛員的心中裝載的是滿滿的勇氣和沉甸甸的責任。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追逐夢想的過程,注定是一個充滿未知的過程,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既然如此,與其在害怕中等待明天,不如鼓足信心挑戰明天。

21歲的楊顥和張雨佳大學畢業,沒有選擇做城市白領,而是種起了草莓。對於這樣的選擇,楊顥說:“大學畢業後,我們也找了很多工作,但本專業的工作競爭太大,而其他行業的工作待遇和專業都不合適,我們想靠自己實幹拚出一番事業。”

兩人租下西永附近的一塊荒地,東拚西湊一共借了30多萬元,開始了夢想之旅。

6萬多株草莓育苗從浙江空運過來,草莓性喜涼爽,不耐高溫幹旱,當時正趕上降雨,於是趕緊雇人栽種了育苗。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這一次降雨過後是連續的晴天,一萬株草莓育苗死掉了。每株草莓育苗的成本在兩元左右,死了近一萬株,相當於損失了兩萬元。

但這樣的困難沒有嚇倒兩個年輕人,他們依然對創業的夢想充滿信心和向往。付出總有回報,如今他們的草莓大棚內已經是果實累累了。

害怕是懦弱者的代名詞,勇敢是夢想者的護身符。害怕明天、畏縮不前的人,最終將丟掉明天,隻有那些勇敢去挑戰明天的人,才能最終實現夢想,收獲精彩人生。

羅斯福說:“我們恐懼的隻是恐懼本身。”的確,我們習慣了懼怕未知,可是我們到底在懼怕些什麼呢?說到底,人最大的敵人始終都是自己。失敗並不可怕,這世界上除了心理上的失敗,其實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失敗,每一次失敗都是通往成功的墊腳石。

4敢想不敢幹,人生會腐爛

10多年前,當初隻是懷揣著幾千塊錢進入股市的股民,幾年後成了百萬富翁;當時拿著幾百塊錢去擺地攤的“倒爺”,幾年後成了商界精英。說起這些,總有一些人很不服氣,說“當初要我也去幹,一定比他們做得好”,可問題在於,你當初為什麼沒去做呢?

對於現在很多年輕人的現狀,馬雲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誠然,不是每個敢於為夢想出發的人都能夠收獲最後的圓滿,但是,如果一味地敢想不敢幹,再好的青春也會逝去,再好的人生也會腐爛。

做人,要敢想,更要敢幹。一個永遠隻是“想想”的人,說到底就是一個懦夫,一個沒有勇氣為自己的夢想去挑戰的人,這樣的人不配擁有精彩的人生。

希望下麵這個創業者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人生能量。

1987年,18歲的夏華從小鎮考上了中國政法大學,4年後成功留校任教,成了家人的驕傲。但就在留校任教僅僅一年後,也就是1992年,夏華決定辭掉這太陽底下最令人尊敬的職業,去站櫃台當一名售貨員。

事情緣起於一次在福建的調研。在這次調研中,夏華發現服裝是一個極具潛力的行業,特別是男裝領域,存在著極大的空白。調研回來,她即刻動筆,就寫下了辭職書。當時領導還勸她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是夏華說:“飛機一定比汽車快。”就這樣,夏華義無反顧地結束了在中國政法大學的安穩人生。

她打電話給遠在東北的父親:“爸,我辭職了。”父親的第一反應是:“你犯錯誤了?”在得知夏華是要辭職去做售貨員的時候,父親急了,說:“早知道要站櫃台,當初上什麼大學!”麵對父親的責罵,夏華清楚地知道,站櫃台是過程,創業才是目的。

真正的艱難才剛剛開始。她去西單半日商場應聘售貨員,老板一臉疑惑地說:“還戴副眼鏡,會賣服裝嗎?我們這兒都是大姐,男同誌來了敢拉敢拽的,你行嗎?”夏華說:“我懂得很多紡織麵料的專業知識,可以靠這個給顧客推銷衣服,我一定行的!”就這樣,夏華開始了自己的售貨員之路。

每天早晨,夏華都會提著藍色小旅行箱,準時出現在西單半日商場。她看上去總是神采奕奕、鬥誌昂揚。可是沒有人知道,這個小姑娘昨晚是在火車站大廳度過的,妝容是在火車站的公共洗手間完成的。恐怕也絕沒有人會想到,她上個星期還是中國政法大學的教師。

無論多麼艱難,夏華都一路挺過來了。從銷售額連日增長到承包下店鋪,再到注冊自己的公司,最終收獲了一個精彩的人生。如今,夏華創立的依文男裝,是國內響當當的男裝品牌。柳傳誌、馬雲、李連傑等一線大腕都是她的客戶。就連2008年奧運會、國慶60周年等諸多重大盛事的服裝設計工作,也都是依文集團完成的。

有人這樣評價夏華,說她“粗放得不像個女人”。其實,僅僅是粗放那麼簡單嗎?很顯然,粗放的背後是魄力,夏華身上的這種魄力,不要說是女人,就連很多男人都無法相比。人生怎麼能沒有魄力呢?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既然決定為自己的夢想奮鬥,就要勇敢邁出挑戰未來的腳步。

追夢的道路上,“想想”總是容易,“做起來”卻太難。有多少心懷夢想的人,日日憧憬,卻最後把夢想帶進了墳墓。

想想10多年前,當初隻是懷揣著幾千塊錢進入股市的股民,幾年後成了百萬富翁;當時拿著幾百塊錢去擺地攤的“倒爺”,幾年後成了商界精英。說起這些,總有一些人很不服氣,說“當初要我也去幹,一定比他們做得好”,可問題在於,你當初為什麼沒去做呢?這不是能力問題,是膽識問題,是行動力的問題。

發明家愛迪生曾說:“當一個人年輕時,誰沒有空想過?誰沒有幻想過?想入非非是青春的標誌。但是,我的青年朋友們,請記住,人總歸是要長大的。天地如此廣闊,世界如此美好,等待你們的不僅僅是需要一對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雙腳踏實地的腳!”毋庸置疑,愛迪生一生發明無數,絕不是空想出來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行動中創造的。

夢想就在前方,人生尚在盛年,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5過分沉浸於遺憾和自責中,會喪失重新出發的鬥誌和勇氣

有什麼樣的心情就會看到什麼樣的人生,當內心充滿遺憾和自責,收獲的隻能是悔恨的人生。跌倒了再爬起來比自己一帆風順走過來要收獲得多,因為人生就是一次旅程,沒有誰能夠保證自己不會有什麼閃失,能夠在摔倒中讓自己清楚和明白,知道以後該如何麵對,相信自己會成長更多,對自己會有更多的認識,在挫折中讓自己成長。

人生路上,誰不曾遭遇過失敗?失敗了怎麼辦?有人毅然選擇了再度出發。也許,前方等待他們的還有更多的失敗,但是沒關係,他們在失敗中學習,在失敗中變得更加智慧和強大,他們終將成為大大的贏家。我國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說:“我從來不知道什麼是苦悶,失敗了再來,前途是自己努力創造出來的。”

但遺憾的是,現實中很多人在失敗之後,被自責、遺憾等負麵情緒所困擾,喪失了重新出發的鬥誌和勇氣。項羽選擇烏江自刎,看似豪情之舉,實則是一蹶不振。

項羽是貴族後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劉邦是沛縣小混混,是平頭百姓一個。然而,楚漢相爭的最終結果卻是,劉邦打敗了兵多將廣、不可一世的項羽。這常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項羽不是敗給了劉邦,而是敗給了自己。

項羽在和劉邦較量的過程中,幾乎是逢戰必勝的,唯獨就是“垓下之圍”這一戰敗了。在垓下之戰中,麵對劉邦的大軍圍困,項羽帶領一隊騎兵突出重圍,最後來到了烏江邊。烏江亭長把船停靠在岸邊,對項羽說:“江東雖小,土地千裏,民眾數十萬,也足夠稱王的。希望大王急速過江。”

可是,項羽一聲冷笑:“天要亡我,我為何還要渡江?”在這生死關頭,項羽想的不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而是被一種自責情緒控製,所以他才會說:“即使江東的父老兄弟憐愛我而擁我為王,我還有什麼臉麵去見他們?即使他們不說什麼,我難道不感到慚愧嗎?”

一句“無顏見江東父老”,讓項羽鬥誌全無,自刎烏江。

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項羽作為曆史上一代驍勇戰將,因為一次“垓下之圍”就選擇了自刎,表麵上看他是敗給了劉邦,實際上,真正打敗他的卻是他心中的負麵情緒,他的自責、自慚之心。

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林肯曾說過:“我們關心的,不是你是否失敗了,而是你對失敗能否無怨。”

沒錯,失敗並不是決定人生的關鍵,真正決定人生走向的是一個人對待失敗的態度。失敗就好像是一塊石頭,有些人把它看作絆腳石,沮喪、失落,於是一蹶不振;而另外一些人,卻把它看作墊腳石,他們在失敗中汲取教訓,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登上最終的成功之巔。正如愛迪生所說:“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的確,被失敗打倒的人,其實是不懂得發現失敗的價值,愛迪生善於在每一次失敗中發掘價值,所以才成為了人類曆史上獨一無二的偉大發明家。

來看看史玉柱的崛起故事,相信會帶給你更多的啟發。

1992年,史玉柱成立巨人高科技集團,注冊資金119億元。很快,巨人集團成為位居四通之後的中國第二大民營高科技企業。史玉柱也登上了《福布斯》內地富豪榜第8位。然而,過度膨脹的史玉柱犯下一個致命的錯誤,為了做中國第一高樓,不斷增加正在施工中的巨人大廈的高度,從最初設計的18層,竟然增加到78層,最終因為資金鏈斷裂導致了巨人集團的破產。

1997年,史玉柱成為負債兩個多億的“全國最窮的人”。麵對這慘敗的局麵,史玉柱沒有一個人躲在角落裏唉聲歎氣,沒有放聲大哭,更沒有像有些人一樣選擇一死了之。相反,大敗之後的史玉柱反思自己,並且很快就做出承諾,他要還債。

在這之後,史玉柱沒有了昔日的張狂模樣,變得十分低調。據說,他在南京隱居了一段時間,專心研讀偉人傳記,特別是關於毛澤東的書籍。

最終,史玉柱決定借助保健品東山再起,因為他認為保健品需要的啟動資金最少。他找到當年一個借過自己500元的朋友,借到了50萬,開啟了他的崛起之路。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隻收腦白金”,這句在央視熱播的廣告詞,讓史玉柱的新產品“腦白金”一時間成為送禮的時尚之選,這也很快為史玉柱創造了巨大利潤,不僅還清了2億多的欠款,還盈利不少。至此,史玉柱這個曾經的失敗者真正重新崛起,並開啟了對更遠更大夢想的追逐。

有人稱史玉柱是“最成功的‘失敗者’”,對於這個稱號,他真的是當之無愧。

巨人坍塌,負債2億多,這絕不是尋常人可以承受的。如果是心理不夠強大之人,恐怕會在這債務的重壓之下結束生命。但史玉柱並不畏懼,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男人,他也有負麵情緒,比如悔恨、自責,但他更多思考的是明天怎麼辦。

大失敗成就大英雄。記住,無論遭遇多大的失敗,重新出發是扭轉局麵的唯一武器。

6孤獨,是每個夢想必須經曆的體驗

孤獨,是每一個追夢者在追夢道路上的必然體驗。孤獨並不可恥,相反,孤獨是追夢者的榮耀——我孤獨,我出眾,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