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每個人畢其一生的渴求。我們每個人的夢想可能不同,有人渴望成為科學家,有人渴望成為作家,也有人渴望成為一個企業家,但所有這些夢想又都通往另一個終極夢想,那就是幸福。
想獲得幸福嗎?那麼問問自己,你真正的需求是什麼?也許,你的真正需求是小富即安,與這個人人為金錢瘋狂的世界顯得格格不入;也許,你真正的需求是安靜地享受孤獨,與這個強調人際關係就是財富的時代很不搭調;也許……這都沒關係,你幸福就好。
“老大”原本就擁有一份自己簡單的幸福,可是卻被破壞了,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央視曾經上演過一部電視劇叫《老大的幸福》,劇中有一位憨厚老實的足療師傅吉祥,他原本在東北一個小城市過著簡單的生活,並且感覺很幸福。可是,他在北京的幾個自以為事業有成的弟弟妹妹,堅決認為傅老大不幸福,最終固執地把傅老大弄到了北京。
可是,在北京這座陌生的大城市裏,傅老大找不到幸福的感覺,更重要的是,他發現他那幾個表麵很成功的弟弟妹妹,其實一點也不幸福。外表的光鮮之下,藏著他們的迷茫、壓抑和鉤心鬥角。
塞涅卡說過一句很智慧的話:“如果你不能對現在的一切感到滿足,那麼縱使讓你擁有全世界,你也不會幸福。”
這是一個欲望膨脹的社會,有官欲、錢欲、名欲、色欲,等等。甚至有人為了滿足自己膨脹的欲望,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要知道,合理的欲望是需求,是夢想。過度的欲望就是貪婪,而貪婪就像一朵豔麗的罌粟花,雖然美麗誘人,但卻讓你中毒不淺。所以,試著去控製自己的欲望,篩選自己的欲望,試著不去比較,不去看齊,而隻是享受自己的世界。
有人說,“欲望越小,幸福越大”,其實欲望大小是無所謂的,關鍵是合理。對於有些人來說,簡單快樂就是幸福,因為這就是他的需求。對於有些人來說,忙碌奔波才是幸福,因為這才是他的需求。
找到自己的真正需求,才能找到夢想的方向,幸福也就不再遙遠了。
6別去看別人多風光,每個人的人生自己譜寫
看上去毫不費力的前提一定是非常努力。路要自己走,才能越走越寬。所以,無論任何時候,我們都要記住,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不知你聽過沒有?
有一頭豬說:“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頭牛,雖然要幹很多活,會很辛苦,但是名聲很好,惹人稱讚。”
一頭牛聽見了說:“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一定要做一頭豬,吃吃睡睡一輩子,不用幹活,不用流汗,多快活啊!”
這時候,一隻雞聽見了牛和豬的對話,也趕緊發表自己的意見。雞說:“如果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隻鷹,展翅高飛,雲遊四海,哪天餓了就抓一隻雞飽餐一頓。”
不成想,這時候有一隻老鷹從天空飛過,大喊著說:“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隻雞,渴有水,餓有米,住有房,還受人保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風景總是在別處。其實,動物們是這樣,人更是如此。“你看,他多成功多風光啊!”羨慕別人,幾乎是人的一種本能。我們羨慕別人事業有成、住豪宅、開好車,如此等等。總之,眼裏都是別人的風光,心中盡是自己的失落。但是,人絕不能在本能的支配下生活,更不能讓這種出於本能的羨慕成為自己的習慣。習慣了羨慕別人的人,大概隻能永遠去羨慕別人了。從羨慕中抽身退出,努力開拓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精彩道路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美國夢的典型代表人物阿諾德·施瓦辛格,可謂是風光無限,但這風光也是他自己一路奮鬥得到的。
1947年7月30日,阿諾德·施瓦辛格出生在戰後奧地利的一個普通家庭裏。1968年,年僅21歲的阿諾德·施瓦辛格,不顧家人的反對,帶著20美元和一個破舊的行李箱,從奧地利來到美國,追尋自己的夢想——成為健美明星。
剛到美國時,因為沒有可以謀生的專業技能,生活很是艱苦,還曾到工地搬磚為生。但是,不管怎樣艱苦,他心中為夢想前行的信念從未動搖。他省吃儉用,把更多的錢用來買健美雜誌和健美器材。
終於,經過艱苦的拚搏,施瓦辛格前後共摘取1次“世界先生(MrWorld)”、5次“宇宙先生(MrUniverse)”和7次“奧林匹亞先生(MrOlympia)”的桂冠,這樣輝煌的成績在全球健美運動領域實屬“前無古人”。
不僅如此,施瓦辛格還開始進軍電影領域,立誌要成為一名頂級的電影明星。可是,由於是半路出家,德國口音很重,再加上他一身的肌肉實在太過發達,很多人都不看好他。但是,施瓦辛格就是不服輸,他堅持不懈地朝著目標努力,終於登上了熒屏。如今,他是全世界片酬最高的電影演員之一。
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一切都要靠自己,問題要自己解決,壓力要自己扛,再多的苦和累也隻能自己在心底消化。不要羨慕別人的風光,這個世界上沒有純粹的風光,每一個人的風光背後,不是滄桑,就是硬扛。那些看上去毫不費力就收獲了風光無限的人,實際上都經曆了一個非常努力的過程。隻是,他們習慣了默默努力,卻隻把最好的一麵展現在世人麵前。
當然,你也可以成為那樣的人,但看上去毫不費力的前提一定是非常努力。路要自己走,才能越走越寬。所以,無論任何時候,我們都要記住,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退一步說,其實有誰是真正靠得住的呢?靠天天會變,靠地地會荒。拿創業來說,投資者願意支持你,願意讓你依靠的時候,總是你的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一旦出現危機,事業下滑,他們就會立刻轉變立場。
追求夢想的道路上,靠的住的隻有自己,自己的人生自己去譜寫。
7最好的旅行,是通往自己的內心
靈魂走向哪裏,人生便朝向哪裏。不妨走進自己的靈魂,跟自己的靈魂來一次深度溝通,發現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然後再度出發,這不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這是一次莊嚴而神聖的人生探險、靈魂與肉體同行的患難之旅。
這是一個崇尚旅遊的年代,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知道點燃了多少人內心對遠方的向往。現在每逢國慶、五一,放假的鍾聲一旦敲響,平日裏忙碌的人們便作鳥獸散狀,西藏的西藏,雲南的雲南,沒錢的騎行,有錢的飛行。緊接著,我們的微信朋友圈就會被各種風景照、自拍照所充斥。每到這個時候,我總是在想,身體走得再遠,若靈魂沒有出發,又有多大意義呢?
最好的旅行,是通往自己的內心,這是我所堅信的。因為人隻有懂得去發現自己的靈魂,提升自己的靈魂,才能煥發出人生最強大的能量。
曾經,有一位父親帶他的兒子去參觀梵高的故居,看到那張小木床和那雙已經開裂的皮鞋,兒子疑惑地問父親:“梵高不是大富翁嗎?”
父親回答說:“不,梵高一輩子都很貧窮,連妻子都沒有娶上。”
之後,父親又帶著兒子去了丹麥,參觀安徒生的故居。站在一幢簡陋、破舊的閣樓前,兒子又是一副疑惑不解的樣子,他問父親:“安徒生不是生活在宮殿裏嗎?”
父親回答說:“不,安徒生是一個鞋匠的兒子,他就生活在這幢閣樓裏。”
這位父親是一個水手,常年在海上奔波,但收入並不豐厚。他的兒子叫伊爾·布拉格,後來成為了第一個獲得普利策獎的黑人記者。
這個故事的寓意很明顯,一個人出生卑微沒關係,他一樣可以成為曆史上最偉大的人。上帝是公平的,上帝的公平不在於他給予每個人一樣的容貌、財富和地位,而在於他饋贈給每個人一個同樣自由的靈魂。
在人世間奔波,我們都會遭遇太多的身不由己,但是我們的靈魂一直是自由的。靈魂走向哪裏,人生便朝向哪裏。不妨走進自己的靈魂,跟自己的靈魂來一次深度溝通,發現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然後再度出發,這不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這是一次莊嚴而神聖的人生探險、靈魂與肉體同行的患難之旅。
沒有靈魂的人無異於行屍走肉,不能駕馭自己靈魂的人生也注定是痛苦的。
有一頭長頸鹿,一出生就是個啞巴,隨著慢慢長大,它心裏有很多話想說卻說不出來,它感到很痛苦。
有一天,上帝對長頸鹿說:“我可以解除你的苦難,使你能夠說話,不但能講獸言、鳥語,甚至還能說人話!”
長頸鹿一聽,高興極了。可就在這時候,上帝又說:“但你必須先答應我一個條件,就是你獲得說話的能力以後,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你隻能說那些我讓你說的話,即使你心裏不願意說也要說,你能做到嗎?”
長頸鹿看了上帝一眼,轉過身去,屁股對著上帝,頭也不回地走了。
故事裏的長頸鹿是不是很可愛?其實除了可愛,它還是一頭令人欽佩的長頸鹿,寧願做一輩子的啞巴,也決不出賣自己的靈魂。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有話說不出,而是做一輩子自己不想做的人。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功利、浮躁、貪婪,幾乎所有的人都在為了金錢、地位、名利而戰,夢想被房子、車子、票子取代,一個欲望跟著一個欲望,人心好像成為了永遠也填不滿的深坑。
起早貪黑,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但卻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做著並不喜歡的事情。這樣的人生真的幸福嗎?我想,我們已經走得太快,丟掉了我們那個最忠實最珍貴的朋友——靈魂。
一群人急匆匆地趕路,突然,一個人停了下來。同行的人感到很奇怪,於是就問他:“為什麼不走了?”那個停下的人一笑,說道:“走得太快,靈魂落在了後麵,我要等等它。”
人若丟掉了靈魂,即使得到全世界又有什麼意義呢?重拾丟掉的靈魂,重塑這寶貴的人生,一切都還來得及,但前提是現在就出發。迷茫,是人生旅途最初的行囊,不要害怕迷茫,隻要帶上靈魂一起遠行,前方的道路將逐漸變得清晰,人生也因此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