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也許難得圓滿,但隻要帶上愛出發,為了愛出發,再辛苦的路也是甜蜜的。也許,我們的工作很平凡,也許,我們的收入並不豐厚,但是因為傾注了所有的愛,這一切都顯得那麼美好。

6再試一次,別甘心就這麼認命

有句老話叫作“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對此我是不讚同的,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的命運是真正可以被預測的,所有的預測不過是自卑者的自證預言罷了。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遭遇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失敗,所不同的是,有些人輕易地就選擇了低頭認命,而有些人則會一直不屈不撓地抗爭。這一次不行,那就再試一次,即使再失敗,沒關係,還有下一次。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航程,誰要想成功必須要具備這種永不放棄、永不認輸的精神。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去阿裏巴巴應聘,而當時阿裏巴巴並沒有刊登招聘廣告。見麵試官疑惑不解,年輕人解釋說自己是碰巧路過這裏,就想來試試看。麵試官覺得這個年輕人有點意思,就破例讓他試試看。不過遺憾的是,這個年輕人表現得很糟糕。年輕人解釋說,這都是因為他沒有提前做好準備。

最後,麵試官說:“那你就等準備好了再來吧!”

一周以後,年輕人又來到了阿裏巴巴,但這一次,他依然沒有贏得麵試官的認可。

在接下來的一年裏,年輕人先後5次踏進阿裏巴巴的大門,最後終於被錄用了。現在,他是這家公司最優秀的銷售員之一。

可見,失敗可能一再阻礙著你前行的腳步,但再多邁出一步,也許就能與成功熱情相擁了。我們應牢牢記住古老的成功法則,鼓勵自己堅持下去,因為每一次的失敗都會增加下一次成功的機會。

有句老話叫作“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對此我是不讚同的,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的命運是真正可以被預測的,所有的預測不過是自卑者的自證預言罷了。

也許,我們出生在普通人家;也許,在生命最初階段裏我們運氣不佳,但所有這一切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要這樣一路走到底。隻要你不認命,你就會發現改變命運的機會,隻要你肯堅持不懈地抗爭,曙光就會出現在你麵前。

演員郭曉冬,1974年生人,在考上北京電影學院之前,經曆的完全是另外一種人生。那時,他是名副其實的北漂,為了維持生計,做過雕刻工人,養過蝦,還當過郵遞員、歌手、主持人等等。那個時候,沒有人會對他滿懷信心地說“你將來會是非常出色的演員”。但是他自己相信,隻要努力堅持就一定能翻轉命運。

第一次去考北京電影學院,一試就被刷了下來。在老師們的目光裏,他看到是滿滿的懷疑。但是第二年,他又去了。這一次,他考上了,正式成為北京電影學院表演係本科生。2003年,其主演的電影《暖》獲得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2004年,獲得第10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主角提名,並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等。2006年,在編劇王海鴒開拍的作品《新結婚時代》中扮演男主角何建國。2009年3月中旬,與香港演員陳慧琳、黎明、甄子丹共同主演的電影《江山美人》在全國院線首映。2014年11月26日,其參演的文藝電影《推拿》全球首映。

其實,那些擁有著令我們羨慕不已的光鮮人生的成功人士,如郭曉冬這樣的演員也好,或者是如馬雲、俞敏洪等這些企業家也罷,他們在取得成功之前也都經曆了一段平凡而艱難的奮鬥曆程,甚至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拿俞敏洪來說,他兩度參加高考都以失敗告終,但是他沒有放棄,而是再試一次,結果他拿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在北大,他的人生仍然是灰色調的,因為英語口語差,他遭盡了白眼,內心的自卑有增無減。畢業後留校任教,當他的朋友們都紛紛走出國門留學時,他卻因為“打著北大的名義辦培訓班”被北大轟出了校門。這個時候的他,顏麵盡失,連一處安穩的住所也沒有了。但他不甘心就這樣認命,終於在英語培訓的道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春天。

麵對命運的磨礪,放棄隻需要一瞬間,堅持可能需要很多年。然而,所有在人生道路上取得顯赫成就的人,靠的不是運氣有多好,而是堅持有多遠。

此刻,身處逆境但期待開創全新人生的你,是否做好了再試一次的準備?

7你隻需努力,剩下的交給時光

我們不是缺少夢想,而是缺少一種默默努力的淡定精神。事實上,一個人越是急著要結果,他的內心越是浮躁,這就意味著他很難真正投入到這場為夢想而戰的漫漫征途中。

有的人性子很急,今天努力,明天便急著要結果。也有人感歎蒼天不公,同樣都是付出了努力,別人收獲了大好前程,為何自己一無所有?其實,每個人的起點不同,機遇也不同,我們不能奢望每一次耕耘都能滿載而歸。有句古話叫作“盡人事,聽天命”,其實,你隻需努力,剩下的就交給時光吧,相信時光不會虧待任何一個真正努力過的人。

藝術大師齊白石,1864年生於湖南湘潭杏子塢。他家境貧寒,8歲才入學讀書,但讀了不到一年便輟學在家。因為身體羸弱,家人想讓他學一門手藝。於是開始跟著親戚學木匠,但因為幹不了重活,人家把他打發回家了。

16歲時,齊白石投師到周之美門下,改學雕花木藝。這是一個精細活,需要的是耐心,齊白石一下就喜歡上了。有一次,齊白石隨師傅外出做活,在一個主顧家裏見到了一部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就是當時的繪畫教科書。齊白石如獲至寶,把書借回家,伴著油燈,用薄竹紙一幅幅地勾影,如癡如醉。半年過去,他一看,自己竟然畫出了16大本。這為他後來的繪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齊白石正式拜師學習繪畫,已經是27歲了。這個時候,他是上有老下有小,全家人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過著十分淒苦的日子。也正是因此,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像別人一樣慢慢學,他一天當兩天,甚至當三天四天用,拚命地學。再加上老師的悉心指點,很快,齊白石就進入了文人雅士的社交圈子。這個時候的他,畫藝漸長,眼界漸寬,決定賣畫為生。〖JP+1]

57歲那一年,齊白石仍然是一個遠近無名的畫家。這一年,他闊別家人成為一個“北漂”。在北京,他靠賣畫勉強維持生計,完全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但是他並不絕望,仍是努力地作畫。幸而,他遇到了陳師曾。陳師曾對齊白石的畫作大為讚賞,兩人也很快成為莫逆之交。此後,陳師曾應邀去日本參加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攜帶齊白石花卉、山水數幅,供展覽出售。沒想到,畫一掛出來,便銷售一空。從此,齊白石的繪畫藝術終於得到了世人的肯定。

不過,此時的齊白石並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而是開始了他長達10年的“變法之路”。從1920年到1929年間,齊白石閉門謝客,潛心研究,不斷摸索適應自己才秉、氣質和學養的藝術道路。就是在這10年之後,齊白石的藝術道路達到一個破繭而出、大放異彩的境界。

成名以後的齊白石,人人敬佩,但齊白石的成功之路,不可謂不漫長。不過,在這悠悠幾十載的奮鬥路上,齊白石一直是隻問耕耘不問收獲的,他相信水到渠成,也相信皇天定不會辜負有心人。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缺少夢想,而是缺少一種默默努力的淡定精神。事實上,一個人越是急著要結果,他的內心越是浮躁,這就意味著他很難真正投入到這場為夢想而戰的漫漫征途中。隻有靜下心來,才能全身心地付出,才能真正不斷地提升自己。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才配得上時光的饋贈。

在英國,有一個叫布裏格姆的年輕人,22歲大學畢業後來到劍橋,希望能成為一名教師。選擇這座城市,是因為他覺得這座城市因劍橋而變得底蘊深厚,能在這裏做一名教師是無上光榮的。然而,他向多所中學發出求職簡曆,無一回應。他降低要求,把簡曆投向小學,結果還是一樣。

沒有工作,沒有經濟來源,他的生活陷入困境中,心情也糟糕透了。就在這時,他得知劍橋市要招聘一批清潔工,任務就是打掃大街,保持城市的潔淨,給遊客留一個好印象。他猶豫了許久,最後還是報名了。

當清潔工之初他覺得很不適應,畢竟這個職業和自己的教師夢想差距太大了。可是很快,他就喜歡上了自己的工作。因為在工作的間隙,他常常聽街邊的一些老人聊城市的曆史以及許多秘聞。劍橋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著深厚的曆史積澱,但是很多東西已經少有人知道了,而這正是遊客所需要的。耳濡目染的他,對這座城市的曆史越來越了解。

一次,有幾個遊客向他問路,他不僅給遊客指引了道路,還講解了這條路的由來和曆史淵源。遊客一下被他生動的講解吸引了,非要他當導遊,他當然也沒有讓遊客失望。由於他口才不錯,加上對劍橋的熱愛和理解,漸漸的,盡管他還是一個清潔工,卻也是名聲大震的一名導遊了。以至於後來許多人來劍橋旅遊,指名道姓讓他來導遊。不久,布裏格姆獲得了“藍章導遊”的資格,這是這座城市授予最優秀導遊的榮譽。不僅如此,他還成了民俗博物館的主席,獲得了劍橋大學授予的“榮譽文學碩士”的殊榮。要知道,另一個獲此殊榮是的比爾·蓋茨。

這是一個多麼激動人心的故事啊,一個清潔工靠著自己對城市的熱愛,憑著自己不斷學習的精神,神奇地蛻變成為一座城市最受歡迎的導遊。時光何以對一個清潔工如此地盛情款待?不是因為別的,而正是因為他默默地付出和努力。下一次,當你羨慕別人的豐收之前,先問問自己付出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