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喜歡他”——鄭超麟談鄧小平
鄭超麟,鄧小平留法勤工儉學時的同學,1901年生,福建漳平人。1922年6月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1923年3月去蘇聯,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回國。曾任中央宣傳部秘書。1929年加入托派組織,被開除黨籍。解放後曾任上海市政協委員。
1922年2月到1923年3月,我和鄧小平在法國的哈金森工廠一起做工,一起住了有十三個月,直到我離開工廠。
那時候,家裏有錢的可以進大學,像我家拿不出錢來,1922年我沒有辦法了,就跑到工廠工作。這個工廠,當時一共有一千多名工人,大部分是女工和童工,男工少,男工主要是幹重活兒,女工勞動輕,每天幹八小時,男工每天要幹十個小時的工作,收入很低。
在這個工廠做工的中國留法勤工儉學學生有三十多人,中國學生有的做車胎,有的做雨衣,大部分做橡膠套鞋。在離工廠不遠的一個小樹林中,工廠撥出一個木棚,內有四十多個鋪位,專門供中國勤工儉學學生住,大家搭夥做飯。當時住在木棚裏的中國學生是流動的,來的人住一個月兩個月就走了,又來一些新的人。在木棚中一同居住過的有鄧小平、黃齊生、王若飛、汪澤楷、李慰農、尹寬等。在三十幾個學生當中呢,鄧小平的年齡最小,除了他以外,恐怕都是二十歲以上的人了。我們大家都喜歡他,就是把他當作小孩子,喜歡同他講話,同他開玩笑,同他玩兒。
回國以後,在上海中央同鄧小平在一起工作過一段時間。1927年以前,中央機關各部門可以互相來往,1927年,中央從武漢搬到上海以後情況變了,那時白色恐怖很厲害,我們中央各部門就不相互來往了。我參加中央的幾次會議,都是有人帶我去的,去過之後就忘記了。鄧小平和中央秘書處住的地方我從來沒進去過,並且也不許去,平常來往都是交通送信來往。我和鄧小平平常來往,主要是開會。
1928年1月,鄧小平與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學讀書時的同學張錫媛結婚。張錫媛是河北人,比鄧小平小兩歲,他們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相識。張錫媛回國以後,參加領導了保定的鐵路工人罷工運動,以後,到了武漢,派到中央秘書處工作,和鄧小平一起在秘書處工作。後來兩個人一起到了上海,鄧小平是張錫媛的上級。張錫媛個子不高,人長得漂亮,追求她的人很多,但她看上了鄧小平。
我記得他們結婚時還在廣西中路聚豐園的四川館子擺了三桌酒席,周恩來、李維漢等人,還有一些普通工作人員都來了,一共三十多人。我了解了一下,這個宴會錢是鄧小平自己出的。大家吃完之後,好像菜已經吃完了,大家還有興趣再吃,鄧小平另外又叫來菜,讓大家吃。我心裏印象,大概鄧小平家裏很有錢吧。
婚後他們和周恩來夫婦住在一起,一家樓上,一家樓下。
他們結婚以後,我們就沒有見過麵。好多年以後,我聽說張錫媛得病死了。什麼病?聽說是生小孩子死了,時間是和羅亦農犧牲的時間差不多,大概是1930年4月前後。當時料理張錫媛喪事的同料理羅亦農喪事的是一個人,就是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