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治部宣傳部長到政治部主任的兩年——梁必業談鄧小平
梁必業,1916年生。江西吉安人。1930年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四軍政治部幹事,第十師政治部青年科科長,紅一軍團政治部宣傳隊隊長、直屬政治處總支書記、軍團政治部總務處處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政治部總務處處長、直屬政治處主任、師政治部組織部部長。1943年後,任一一五師政治部秘書長兼組織部部長,山東軍區教導第一團政治委員、軍區第一師政治委員。抗日戰爭勝利後,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一師政治委員,第一縱隊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1948年任東北野戰軍第二兵團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949年任第四野戰軍十三兵團三十八軍政治委員、政治部組織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副主任兼幹部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副教育長、教育長兼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誌願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濟南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總政治部副主任兼組織部部長,解放軍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軍事科學院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77年、1982年分別在中共第十一、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85年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87年在中共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2002年逝世。
紅一軍團是毛澤東和朱德創建和領導的部隊,它是由紅四軍沿革而來的。主要成分:一部分是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後經過“三灣改編”上了井岡山的工農革命軍,另一部分是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和湘南的工農革命武裝的部隊。1928年4月底,兩支部隊在寧岡礱市會師,5月4日組建了紅四軍。朱德為軍長,毛澤東為黨代表,陳毅任政治部主任。紅四軍部隊向閩西、贛南地區發展之後,於1930年6月下旬在長汀進行了擴編,與閩西地方武裝發展起來的紅十二軍、贛南地方武裝發展起來的紅三軍等合編為紅一軍團。朱德任軍團長,毛澤東任政治委員。長汀整編以後,紅四軍軍長是林彪,政治委員是羅榮桓。1932年3月底,根據毛澤東的意見,一軍團和五軍團的十五軍組成紅軍東路軍,打到外線去開辟新的地區,擴大我軍的政治影響。同時在紅四軍指揮機構的基礎上,單獨組建了紅一軍團的指揮機構,林彪任軍團長,聶榮臻任政治委員,羅榮桓任政治部主任。
紅一軍團政治部自1932年3月到1937年8月,五年零四個月的時間,經曆了五任主任。第一任是羅榮桓,第二任是李卓然,第三任是朱瑞,第四任是鄧小平,第五任又是羅榮桓。羅榮桓兩次出任軍團政治部主任和一次副主任的情況是這樣的:羅榮桓1932年3月出任紅一軍團政治部第一任主任,由於受到“左”傾路線打擊與排擠,1933年5月被調離一軍團到江西軍區任政治部主任,不久又調到總政治部任巡視員、動員部長。中央紅軍長征開始曾任八軍團政治部主任,長征途中還短時間到三軍團代理過政治部主任。1935年9月12日在俄界由總部回到一軍團任政治部副主任(還兼民運部長),主任是朱瑞。革命戰爭時期的幹部為了革命事業確實是能上能下。大相寺會議以後,軍委決定組建紅軍大學。1936年6月,羅榮桓調紅軍大學學習並擔任一科政治委員。1937年1月,羅任紅軍後方政治部主任。1937年7月,小平同誌調離紅一軍團,羅榮桓又回紅一軍團任政治部主任。
小平同誌在紅一軍團政治部工作,從1935年7月到1937年7月兩年的時間,先後任軍團政治部宣傳部長、政治部副主任、主任。這兩年間,我在軍團政治部先後任政治部指導員、宣傳隊長、總支書記、總務處長,是在小平同誌的領導下工作。如果從時間和上下關係上區分,有半年是指導員和宣傳部長的關係,有半年是宣傳隊長和宣傳部長的關係,有半年是總支書記和副主任的關係,有半年是總務處長和主任的關係。
小平同誌的名字,我在中央蘇區就知道,但沒見過麵。他編的《紅星》報我們常看到,從中學到不少知識。小平同誌是1935年7月間(大致是在下旬)在毛兒蓋,從中央調到紅一軍團政治部任宣傳部長。我那時是軍團政治部的技術書記兼指導員。紅軍部隊到達毛兒蓋,原擬趁胡宗南的主力部隊尚未到達,從鬆潘打出去,這樣可以很快離開少數民族地區,長征也可以避開茫茫草地。由於張國燾不願北上,借口要籌糧,致使紅軍在本來就缺糧的藏民區多待了些時間,錯過了戰機,隻得踏上草地。這段時間的政治工作,主要是宣傳黨的北上抗日創建川陝甘革命根據地的路線,提高部隊幹部戰士政治覺悟和組織紀律性,加強行政管理,減少病號,鞏固部隊。既要完成籌糧任務,又要遵守民族政策和群眾紀律,還特別要注意搞好一、四兩個方麵軍部隊之間的團結工作。此間,小平同誌通過開會給各師口授政治工作指示,還要求宣傳部下發一些簡短的油印材料,供部隊進行教育。小平同誌配有一匹乘馬,他常給傷病員騎,自己走路。
紅軍走出草地,突破臘子口,到達哈達鋪,改編後繼續東進。此時羅榮桓和小平同誌都在紅一軍團政治部工作,一個搞民運,一個搞宣傳。他倆每天早晨騎上馬,帶上民運幹部和宣傳隊員,同前衛部隊一起走,沿途宣傳群眾,籌糧、籌款等。小平同誌和羅榮桓在一些重大的理論、思想觀點上是一致的,行軍途中他倆朝夕相處,傾心交談,認真回顧土地革命戰爭的經驗教訓,堅信毛澤東領導的正確,努力實踐毛澤東思想,堅定地執行毛澤東的戰略方針和原則。以至到60年代初,他倆又堅定地站在一起,對林彪在學習毛澤東著作中搞簡單化、庸俗化的錯誤做法,進行了堅決的抵製和鬥爭,提出了要學習毛澤東思想的整個體係,要領會其精神實質,掌握立場觀點方法,表現出了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態度和勇於堅持真理的原則精神。
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吳起鎮後,組織參觀團前往陝北參觀訪問,軍團政治部戰士劇社隨同前往。朱瑞主任、羅榮桓副主任和鄧小平部長決定從各師調人充實劇社的力量,還從中央請來危拱之任教,並命潘振武為劇社主任,我兼劇社指導員。我們抓緊排練節目,很快做好了準備工作,較好地完成了隨團慰問演出任務。參觀訪問的活動結束後,我患了重感冒,住了一個月的醫院才得以好轉。住院期間,受到了小平同誌的關懷。我病愈歸隊後,即擔任了紅一軍團政治部宣傳隊長。宣傳隊歸宣傳部直接領導。小平同誌十分重視對宣傳幹部的培養,強調要加強宣傳隊伍的政治、業務建設,提高宣傳幹部的政治覺悟和業務能力。他還經常給機關的同誌講課。宣傳隊既要做部隊宣傳鼓動工作,又要做地方群眾工作,還要做瓦解敵軍和處理俘虜工作。因此,我很注意按小平同誌的要求去做,在抓宣傳隊組織建設和經常性宣傳工作的同時,著重抓緊本隊人員的政治、業務學習。我們積極參加軍團政治部機關組織的幹部政治學習,認真聽課,參加討論,組織發言,接受考試等。宣傳員業務知識的學習包括:演講、口頭宣傳、書寫標語、文藝演出、社會調查、擴大紅軍、檢查工作等。更重要的是抓緊學習了中央政治局瓦窯堡會議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有關政策,還排練了一些宣傳抗日救亡的戲劇和節目,如歌劇《亡國恨》等。在小平同誌的領導下,宣傳隊的工作搞得十分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