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曉夫對中國不讚成戴維營會談中的一些觀點早就心懷不滿,今天終於發泄出來了,而且越說越激動,連脖子都漲紅了。“為首為首,我們為首不是隻能出麵召集一下會議,這樣的為首我們不當了。”
“為首也不是老子黨,可以隨便發號施令,任意規定別的黨怎麼做。”鄧小平的語氣異常堅定,直戳赫魯曉夫的痛處。
26國黨的起草委員會經過激烈的爭論,在最後達成的協議中,終於刪去了中共代表團堅持要求刪去的關於“派別活動”、“和平過渡”、“斯大林問題”等章節。
最後,鄧小平在會議結束時再次對赫魯曉夫說:“對於文件中一些提法我們有保留意見,留待11月召開的世界共產黨、工人黨代表會議上再討論解決吧,為了國際工運的團結,我們已做出了一些讓步,這也表明中國共產黨的誠意。”
此後,中蘇分歧越發公開化、激烈化。
1960年11月5日,中共中央代表團團長劉少奇、副團長鄧小平一行前往蘇聯,出席世界共產黨、工人黨代表會議。這是鄧小平一年中第三次到莫斯科。
劉少奇、鄧小平等率團參加蘇聯十月革命43周年慶典,前排從左至右分別為劉少奇、赫魯曉夫、鄧小平、彭真代表團成員有:政治局委員彭真、李井泉、候補委員陸定一、康生,書記處候補書記楊尚昆、胡喬木,還有劉寧一、廖承誌和劉曉,他們3人是中央委員。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工作人員、翻譯等,可謂隊伍龐大,規格較高。
代表團出發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開了幾次會議,討論了當前中蘇分歧的形態,認為從中蘇兩黨會談和26黨起草委員會的情況來看,蘇共方麵還會與我繼續爭論,而且爭論可能會更為激烈。我們的方針應當是堅持原則、堅持團結,放手鬥爭,不怕破裂,以鬥爭求團結,力求取得一定的成果。
代表團到莫斯科後,蘇共方麵按國家元首的規格給予隆重的接待。中共代表團被安排住在列寧山上的3棟別墅,劉少奇、鄧小平、彭真3人一人一棟。在歡迎中共代表團時氣氛也是比較熱烈的。
但這隻是表麵現象。
就在紅場舉行的慶祝十月革命閱兵式結束後的當天下午,蘇共中央聯絡部長安德羅波夫給中共代表團送來了答複中共《答複書》的《答複信》。
在《答複信》中,蘇共對中國共產黨的一些觀點進行攻擊,隨後在兄弟黨大會上對中國黨進行圍攻。
針對蘇共方麵發起的圍攻,中共中央代表團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確定的劉少奇在第二線,鄧小平、彭真在第一線的方針,決定由鄧小平在會上作第一個發言。
根據會議議程安排,中共代表團在14日發言。開會的時候,整個會議大廳座無虛席。蘇聯方麵除了他們的代表團成員以外,蘇共中央主席團所有成員都到會了。小平在發言過程中,會場寂靜無聲,氣氛顯得非常緊張。
鄧小平講了十個問題。其中講到中蘇兩黨的分歧首先是由蘇聯挑起的;把中蘇分歧拿到國際會議上並組織對中國的突然襲擊的也是蘇共搞的。把中蘇意識形態的分歧擴大到國家關係,撕毀中蘇簽訂的所有協議、合同,從中國撤走全部蘇聯專家的,也是蘇共;把中蘇之間的分歧首先公開在全世界麵前的,也是蘇共。鄧小平指出:赫魯曉夫搞什麼分工協作完全是假話,搞什麼平等協商也是假話,他就是要大家聽他的指揮棒,不聽,他就打擊你,壓迫你。
鄧小平在談到蘇波關係和匈牙利事件時說,1956年蘇聯準備出動軍隊壓服波蘭,幹涉波蘭共產黨內部事務,要波蘭黨聽從莫斯科的決定組織政治局。當時我們堅決反對,後來跟蘇聯黨和波蘭黨在莫斯科分別會談,才解決這個問題。本來我們是幫助蘇聯做好這件事情,推動他們搞好跟波蘭的關係的。但是他們卻反過來恨我們,一直恨到現在,就是因為我們嚴肅地批評了赫魯曉夫的大國主義。接著鄧小平又談到了匈牙利事件。他說,蘇共原來是要從匈牙利撤兵的。當時以少奇同誌為首的中共代表團在莫斯科調解蘇波糾紛,知道此事後勸蘇聯不要拋棄匈牙利人民不管,不能置匈牙利這個社會主義陣地於不顧。當時他們不聽,說什麼也要從匈牙利撤兵。隻是到了第二天,他們才接受我們的意見,重新派軍隊幫助匈牙利人民平息暴亂。
鄧小平說,這兩件事情我們都是幫了蘇聯同誌的,但是赫魯曉夫同誌一直到現在還懷恨在心。他多次說我們給他上大課,特別是咬牙切齒地講周恩來同誌1957年1月間訪問蘇聯、波蘭、匈牙利時在莫斯科給他們上大課。這實際上就是他在兄弟黨之間所采取的大國沙文主義、老子黨的態度,揮動指揮棒要大家都服從他,就是他說的所謂“對表”。試問,這能“對表”嗎?能夠跟赫魯曉夫一起走嗎?鄧小平說,我們曾經想過,他怎麼說我們就怎麼跟他走吧。但後來考慮,不能跟他走,跟他走我們就對不起世界各國人民,我們就要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違反國際主義,同時我們也對不起蘇聯人民!
鄧小平講到,赫魯曉夫對我們這麼恨,可是他對美帝國主義卻那麼愛,對我們的敵人極盡美化之能事。鄧小平列舉了赫魯曉夫在戴維營和艾森豪威爾威爾見麵前後大肆吹捧艾森豪威爾威爾,說他(艾森豪威爾威爾)“跟我們一樣愛好和平”。還提到,赫魯曉夫對敵人的這種觀點早在1955年9月跟阿登納會談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他當時對阿登納說,中國人口太多,發展起來不得了,那樣就會發生“黃禍”。他要阿登納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對付中國。這種認敵為友,以友為敵,跟敵人坐在一條板凳上對付自己的朋友,對付自己的同誌、兄弟,我們能夠跟赫魯曉夫同誌“對表”嗎?
鄧小平把這些問題都公開擺出來之後,還說,還有別的問題,要講還可以講,但今天不想講,以後有機會再講。事情多著呢。赫魯曉夫的錯誤多得很,搞大國沙文主義的東西可多啦,不止這些。
鄧小平所以這麼講,是因為在出國之前,毛主席交待這次莫斯科會議不要把所有子彈都打完,要留一手。有一些事情先不要講,比方抗美援朝的問題、共同艦隊的問題、長波電台的問題、要在中國駐紮蘇聯空軍的問題等等。所有這些,小平同誌發言時都沒有講。
鄧小平的發言對會議震動很大,這是因為我們的調子比赫魯曉夫高八度,他沒有指名,我們公開指名,把問題揭開了。所以各代表團反應很強烈。
有些黨認為中國黨指名批評赫魯曉夫很痛快,替他們出了氣,但又擔心事態發展下去不好收拾,如果會議破裂,後果會很嚴重。因此,他們希望中蘇兩黨能夠妥協。
11月23日,蘇共代表團團長赫魯曉夫在會上作第二次發言。在這次發言中,他對中國黨攻擊的調子總的看來比較低。
24日上午,鄧小平又代表中國代表團作第二次發言,重申了中國黨對關於時代、戰爭與和平、和平共處、和平過渡、支持民族解放運動等問題上的原則性意見。鄧小平鄭重宣布:中國黨根本反對匈牙利於21日提出的一個關於兄弟黨關係的決議草案,中國黨絕不參加這個草案的討論。
會議又陷於僵局,主持者宣布暫時休會。26黨參加的起草委員會25日繼續開會。
後來經過許多輪反複的鬥爭,最後81黨莫斯科會議終於通過了一個聲明。11月30日上午11點,中蘇兩黨代表團在列寧山大會議廳舉行正式會談
,蘇方參加的是赫魯曉夫、蘇斯洛夫和科茲洛夫,中方參加的是劉少奇、鄧小平、彭真。
會談一直進行到下午兩點,進行得還比較順利,在一些問題上達成了協議。12月1日在克裏姆林宮聖·喬治廳舉行81黨會議全體大會,各黨代表團團長在聲明上簽字。
12月2日,中共代表團結束了參加莫斯科81黨會議後,劉少奇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和部分代表團成員正式對蘇聯進行國事訪問。鄧小平、彭真、康生、胡喬木、廖承誌等於當天晚上乘飛機離開莫斯科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