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再談華僑政策(1 / 1)

7.再談華僑政策

在告別宴會上,鄧小平特別談到希望華僑同當地人民友好相處;侯賽因總理則回顧和展望了中馬兩國的友好關係,並感謝中國對馬來西亞的支持和理解。

11月11日晚,鄧小平在賓館舉行盛大的告別宴會。

馬來西亞總理侯賽因·賓·奧恩和夫人娜汀·蘇哈伊拉出席了宴會。他們同鄧小平副總理和夫人卓琳歡聚一堂,暢敘友情。

鄧小平在宴會的祝酒詞中就馬來西亞政府和人民給予他的熱烈歡迎和友好款待再次對侯賽因總理及其夫人以及其他馬來西亞朋友表示感謝。他說:“這充分體現了馬來西亞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鄧小平說,在吉隆坡訪問期間,“我們親眼看到勤勞勇敢的馬來西亞人民在侯賽因·賓·奧恩總理的領導,在建設自己國家的事業中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可喜成績,這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們不少經驗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我們高興地看到,中馬兩國的友好合作關係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鄧小平宣布:“中國政府積極支持第三世界國家提出的商品綜合方案和建立共同基金的積極主張,願同馬來西亞等第三世界國家一道,為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而努力。”

鄧小平副總理說,他在訪問期間,同馬來西亞總理在真誠、坦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會談,就國際形勢、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廣泛地交換了意見。他說:“我們都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反對外來侵略、顛覆、控製和幹涉。雙方都認為,一個國家的社會製度,隻能由這個國家的人民自己選擇決定,我們都反對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在世界上任何地區建立霸權和勢力範圍的圖謀。我們都主張發達國家應該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改善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貿易關係。”

“我們深信,國家之間、人民之間的合作和友誼,隻能建立在真誠、諒解、尊重各自地位和立場的基礎上;虛偽、言行不一、拋棄原則,甚至出賣靈魂,是不可能得到新生和信任的,更不可能得到友誼的。”

鄧小平副總理特別談到:“在訪問期間,朋友們向我們談到居住在馬來西亞的中國血統的人,同馬來西亞各族人民和睦相處。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已經加入馬來西亞國籍,成為馬來西亞公民,和當地人民如同手足結為一體。這是可喜的現象。”

他指出:“中國政府一向讚成和鼓勵華僑按照自願原則選擇居住國國籍,自願選擇了馬來西亞國籍的中國血統的人,即成為馬來西亞公民,他們應當遵守馬來西亞政府的法令和法律,他們應當同其他民族的馬來西亞公民一樣,對馬來西亞國家盡同樣的義務,同時也享受平等的權利。取得了馬來西亞公民權的中國血統的人,即自動喪失其中國國籍。對於保留中國國籍的華僑,希望他們遵守居住國法令,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同當地人民友好相處,為發展居住國的經濟、為促進中馬兩的友誼而努力,當然他們的正當權益應該得到保護和保障。”

鄧小平副總理最後說:“我們希望,隨著中馬關係的日益發展,兩國友好往來將進一步增多。我們熱切地期待著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總理閣下和夫人以及其他馬來西亞貴賓到我國訪問。”

侯賽因總理致答詞說:“我深信,你對馬來西亞的訪問使你對這個國家和人民以及他們的希望和意願有一些直接的了解。

“我們願意同中國進一步發展貿易,我們將繼續鼓勵體育和文化交流,我們期待著其它方麵的合作。我們將嚴格遵守1974年5月聯合公報中的協議。

“今天下午承蒙你的好意到我家訪問。這短短的時間給我的同事和我提供了寶貴的機會,使我們能親自了解閣下,並聽取閣下對國際形勢的趨勢和發展所表示的觀點和關注。

“我們感謝你的國家對東盟的支持。東盟有它自己的特性,在許多國際問題上有它自己的立場,它是同所有國家友好的。

“我們就國際和雙邊事務進行的兩次會談對我和我的內閣同事們是十分有用和有益的。如果我能這樣說的話,你和我在表達我們的觀點時,是非常坦率和直爽的。

“我們決心創建一個團結的、強大的和繁榮的國家,馬來西亞命運,隻能由馬來西亞人民來決定。別人不能夠也不允許作出這個決定。我們欣賞你和你的國家的其他領導人對我們為實現這些目的而作出的努力所給予的諒解和支持。”

侯賽因總理確信,馬中兩國之間的關係“在今後的歲月中將順利發展和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