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友好的回訪
1979年,侯賽因總理應邀回訪中國,受到熱情款待,雙方就世界局勢和亞洲問題交換了意見。
鄧小平訪問馬來西亞回國後半年,侯賽因·賓奧恩應邀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友好訪問。
侯賽因的這次訪問是對鄧小平訪問的回訪。鄧小平前往機場迎接侯賽因夫婦。
1979年5月3日上午,鄧小平與侯賽因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3日晚,鄧小平在講話中指出,大小霸權主義在東南亞地區大大加快了擴張的步伐。他希望東盟各國加強團結和協調,為捍衛亞洲和東南亞地區的和平作出更大的努力。
鄧小平在講話中著重談到了東南亞局勢。他說:“我們熱愛和平。但是,當今世界是一個多事之秋。大小霸權主義狼狽為奸、互相勾結,在東南亞地區大大加快了擴張的步伐。它們公開踐踏國際準則,充分暴露了它們所作的諾言和保證的虛偽性,從而引起了人們的嚴重關切和警惕。”
鄧小平讚揚了馬來西亞在捍衛東亞地區所作的貢獻,他說:“馬來西亞和其他東盟國家主持公道,反對用武力占領一個主權國家,要求外國軍隊撤出柬埔寨,這完全是正當的行為,無可非議。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一如既往,堅決支持東盟各國為保衛國家獨立和主權而作出的一切努力,並希望看到,東盟各國加強團結和協調,為捍衛亞洲和東南亞地區的和平作出更大的貢獻。”
在談到中馬關係問題時鄧小平說,五年前,馬來西亞已故的敦·拉紮克總理前來我國訪問,與已故的周恩來總理一起簽署了中馬建交聯合公報,從而實現了中馬關係正常化。在中馬建交五年之際,侯賽因總理閣下前來我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這在中馬關係史上有著新的重要意義。
鄧小平指出,盡管中馬兩國的社會製度不同,但我們都認為,發展中馬關係,是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的。中馬兩國麵臨著類似的任務和問題,我們都致力於維護亞洲和東南亞地區的和平,反對外來勢力的幹涉;主張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保護發展中國家的合理經濟權益。可以說,中馬兩國之間的合作領域是很廣闊的。
鄧小平還向侯賽因總理介紹了我國當時的經濟建設情況,他說:“當前,我們正在進行國民經濟計劃的調整,使經濟建設的步子邁得紮實些,速度更快一些。中國經濟建設的總方針並沒有改變,我們要根據中國的特點和具體情況,走自己的現代化建設道路。我們願意同一切友好國家進行經濟、貿易、技術合作,我們也希望從外國,當然也包括馬來西亞,學到一些有益的建設經驗。”
侯賽因總理在講話中指出:“我們馬來西亞和東盟國家都對印支地區的衝突和緊張局勢深感憂慮。我們非常關心由於有其他成員的介入而擴大衝突。我們要不惜任何代價避免這一衝突。東盟外長曾發表聲明呼籲撤出所有的外國軍隊,用和平的方案解決衝突。東盟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提出了一個可被接受的方案,來恢複這一地區的和平和安定。”
侯賽因闡述了對地區安全問題的看法,他說:“我願意強調的是,東盟所采取的行動,完全是為了這地區的利益。東盟國家所采取的行動是朝著和平解決印度支那衝突的一個積極貢獻。這將有助於實現我們在東南亞建立和平、自由和中立地區的目標。”他說:“假如國家之間互相采取親善的政策,避免幹涉他國的事務,和平解決所有糾紛,這將使我們這一地區得到很大利益。東盟提出的在東南亞建立區域和平、自由和中立應該得到超級國家的支持。”侯賽因表示,我們將繼續使東盟更堅強和更團結地來抵抗擺在麵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