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對壘超級大國(1 / 2)

2.對壘超級大國

聯大特別會議上一般辯論激烈空前,亞非拉代表團結反霸,給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沉重大擊。

這是一次政治分野明顯的會議,是一次第三世界國家反對超級大國掠奪、剝削與控製的大會。

第三世界國家占世界人口的絕大多數,包括亞非以及其他地區一百多個發展中國家。它們雖然在政治上取得了獨立的地位,在經濟上還是窮國。超級大國利用在國際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控製發展中國家單一經濟產品,壓低初級產品價格,抬高工業製品價格,殘酷剝削,攫取高額利潤,給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發展造成更大的困難。全球南北矛盾,貧富懸殊日益擴大。

第三世界國家迫切要求改變這種極不合理的狀況,堅決主張按公平合理的價格進行國際貿易,在國際經濟關係中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可是,第三世界是小國、窮國、弱國,拿什麼去與美蘇兩霸作鬥爭呢?

“靠我們的鬥爭,靠我們對團結的覺悟,特別是要相信我們自己和我們自己的能力。”大會的發起者、阿爾及利亞革命委員會主席布邁丁向第三世界發出了呼籲。

特別聯大從4月10日至24日舉行了一般辯論。共有一百多個國家的代表發了言。第三世界國家代表意氣風發,鬥誌昂揚,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代表唇槍舌劍,展開了鬥爭。

在70年代初,蘇聯通過“經援”和“軍援”,對第三世界國家大搞不等價交換,賤買貴賣。它在理論上鼓吹“國際分工論”、“資源主權有限論”。在國際交往中卻到處伸手,掠奪他國資源,侵犯別國主權。因此,許多發展中國家極為不滿,有人指責蘇聯搞“社會帝國主義”。

美國是資本主義世界的盟主,控製現存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使廣大第三世界國家蒙受嚴重的經濟剝削。

美國和蘇聯代表推行“大棒加胡蘿卜”的政策,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威脅利誘,企圖迫人屈服。他們不承認世界上有貧國和富國之別,不允許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概念寫入大會關於建立新的國際新秩序宣言。這種做法是企圖分裂窮國的團結。

蘇聯代表操縱東歐衛星國的代表提出了蘇聯的建議,要把綱領序言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提法改為“所有國家”。

蘇聯的企圖立即遭到第三世界國家代表的反對。

非洲國家毛裏塔尼亞代表首先發言說:“嚴酷的事實表明,在當今世界上存在著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召開這次聯大特別會議,就是為了改變存在於這兩種國家之間的不平等狀態。如果接受蘇聯主張的那種修正案,這次聯大特別會議就失去了意義。”

幾內亞、紮伊爾、委內瑞拉、南斯拉夫等十多個國家代表紛紛發言,支持毛裏塔尼亞代表的立場,反對蘇聯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