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政治奧林匹克獎
經過短暫的相處,鄧小平給卡特總統留下了“機智、豪爽、有魄力、有風度、自信而友善”的良好印象;鄧小平更以自嘲的口吻表示自己可以獲得政治方麵的奧林匹克獎。
1月29日晚上,卡特和夫人在華盛頓舉行盛大國宴,歡迎鄧小平夫婦。
參加宴會的來賓有140人,包括24名中國官員、6名美國內閣閣員、14名參議員、7名眾議員和11位美國企業家。此外,卡特還滿足了中國客人的願望,邀請美國前總統尼克鬆和前國務卿基辛格出席。
布熱津斯基回憶說:“國宴之前冒出來的一個問題是要不要請前總統尼克鬆出席,卡特總統認為還是應該請,並批示我去辦。於是我打電話通知尼克鬆。電話剛打完,蒙代爾突然跑到我的辦公室來表示反對邀請尼克鬆,並說要找總統談這個問題,但已來不及了。尼克鬆欣然應邀,還問我,他的露麵會不會造成什麼不方便。我請他放心,說卡特總統很欣賞他打開美中新關係的功績,認為理應邀請他。宴會席上,尼克鬆坐在我旁邊,白宮的服務人員都熱情地和他打招呼,這使我很感動。終席時,這位前總統請同桌的人在一張印有中、英文名的菜單上一一簽名留念,說是要帶回家給他的妻子帕特看。”
美國的國宴一向以豪華和排場著稱,但在當晚的宴會上,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剛從卡特的故鄉佐治亞洲運來的一千五百株紅色和粉紅色的山茶花。很顯然,這是卡特總統精心安排的。這種別致的裝飾使宴會廳裏充滿了春天的氣息。
宴會開始後,卡特首先祝酒。他在稱讚中美兩國的新的關係對世界和平事業的作用,尤其是能夠對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後說:“在爭取自由的革命中誕生的美國是一個隻有二百年獨立曆史的年輕國家,但是,我們的憲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仍在繼續生效的成文憲法。有四千年文字記載曆史的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但是,作為一個現代國家,中國還是很年輕的。我們能夠互相學到很多東西。”
卡特接著說:“像您,副總理先生一樣,我也是一個農民,而且,同您一樣,我過去也是一名軍人,當我長大的時候,在我那個小小的農業村社裏,農業生產方法和生活方式同幾個世紀前並沒有多大不同。我走出了那樣一個世界而參加了一艘潛艇的計劃和安裝工作。當我回到故鄉時,我發現,新的科學知識和技術已在短短的幾年內改造了農業。”“我了解到那種變化所帶來的震動,變化所要求的有時是痛苦的調整,以及變化對個人和國家可能帶來好處的巨大潛力。”“我也知道,不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抑製不住變化。使科學技術的進步適應我們的需要——學會控製它們——在盡量縮小它們潛在的不利作用的同時從中得到利益,這樣就更好了。”
卡特說:“我知道,中國人民和您,副總理先生,十分理解這些事情。你們雄心勃勃地致力於現代化的工作證實了這一點。美國人民祝願你們的努力獲得成功,並且盼望同你們進行合作。”
作為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之一,卡特的這篇祝酒詞,聽起來慷慨激昂。
與卡特的祝詞相比,鄧小平的答詞卻要冷靜、沉穩、具體得多。他說:
“我們兩國曾在三十年間處於相互隔絕和對立狀態,現在這種不正常的局麵終於過去了。在這個時刻,我們特別懷念生前為實現中美關係正常化開辟了道路的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我們也自然地想到前總統尼克鬆先生和福特先生,基辛格博士、美國參眾兩院的許多議員先生和各界朋友所作的努力。我們高度評價卡特總統、萬斯國務卿和布熱津斯基博士為兩國關係正常化所作出的寶貴貢獻。”
很顯然,鄧小平在答詞中也講到了兩國的友誼,但他沒有用動人詞藻來掩飾兩國的差異,同時他也沒有忘記中美兩國共同麵對的蘇聯霸權主義,在談到這個問題時,他充分運用了求同存異的原則,他說:
“我們兩國社會製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但是,兩國政府都意識到,兩國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利益要求我們從國際形勢的全局,用長遠的戰略觀點來看待兩國關係。正是因為這樣,我們雙方順利地達成了實現關係正常化的協議。不僅如此,雙方還在關於建交的聯合公報中莊嚴地作出承諾,任何一方都不應當謀求霸權,並且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這一承諾既約束了我們自己,也使我們對世界的和平和穩定增添了責任感。
“我們相信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的友好合作,不僅有利於兩國的發展,也必將成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的強大因素。”
祝酒結束後,鄧小平和卡特開始隨意交談,據卡特回憶:
“在宴會桌上,這個很受歡迎的夥伴談話輕鬆自如,自始至終滔滔不絕地介紹他國內的生活情況,並談論他認為國內情況如何好轉。我們很風趣地談到了我孩提時代就很感興趣的基督教傳教士到中國去隻是要改變東方的生活方式,使之西方化。我對他提了傳教士在中國創辦的所有醫院和學校,他說許多醫院和學校現在還在。他極力反對恢複外國傳教士傳教計劃,並說中國的基督徒同意他的看法。但當我提出他應該允許聖經自由傳播以及讓人民有信仰自由時,他是很專心地傾聽的。他保證要過問此事(後來他采取了有利於這兩點建議的行動)。